2019下半年廣東教師資格證初中《歷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
- 時間:
- 2019-11-14 15:22:38
- 作者:
- 朱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1. [答案]D
2. [答案]B
3. [答案]C
4. [答案]A
5. [答案]A
6. [答案]A
7. [答案]C
8.[答案]D
9.[答案]A
10. [答案] D
11. [答案] C
12. [答案] D
13. [答案] B
14. [答案] D
15.[答案] C
16. [答案] C
17. [答案]B
18. [答案] B
19. [答案] A
20.[答案] C
21.[答案] D
22.[答案] A
23.[答案] D
24.[答案] B
25.[答案] A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6. [答案要點]
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的表現。多極化是指打破-一個超級大國的發展格局,而變成歐盟、東盟等這樣局域性的財團可與美國相抗衡。表現是歐洲共同體的崛起和東盟的崛起,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國家聯盟的實力不斷增強,成為牽制美國稱霸世界,促進世界格
局多極化的重要力量。
27. [答案要點]
運用網絡平臺開展歷史教學的優勢。豐富歷史教學的內容,提供鮮活的教學素材;為學生在課外進行自主學習提供資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8.[答案要點]
歷史教材是歷史課程資源的核心,是進行歷史教學的基礎。
第一,教師應重新定義歷史教材:在歷史教學活動中凡是承載歷史教學內容和歷史信息的物化材料,都可視為歷史教材。
第二,教師還要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系和教材的思路,指導學生學會理解教材。
第三,教師還要講解教材蘊含的教育思想,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對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6分,共48分)
29.[答案要點]
(1) “始乃一通”指的是羅馬帝國國王安敦派使者第一次到達中國。范曄對這一事件持懷疑態度。
(2)首先,中外學者在羅馬帝國的拉丁文文獻中,沒有發現存在過這樣一個使團。 其次,使團向漢朝皇帝進獻并無意大利本土的特產和工藝品,卻都是一些熱 帶地區的特產如象牙、犀角、碡瑁等。
(3)西漢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打通河西走廊將強了與西域各個國家的聯系。因此中國與羅馬之間的交流是極有可能的。
30. [答案要點]
(1)問題探究是導學案的關鍵,知識整理是重點,閱讀思考是特色,鞏固練習是著力點。
該教師為《辛亥革命》設計的導學案,缺少了歷史背景和歷史結果的設計,同時僅僅只做了簡單知識梳理,問題求解和鞏固應用環節也沒有體現出來。
(2)導學案在學習的過程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主觀能動性,一定程度 上實現了有效教學。學生實現了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同時給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極強的目標性。導學案還實現了課堂知識的有效總結,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習的提高。
31. [答案要點]
(1)首先,教學設計的可行性較差,短時間里操作不太現實;其次,在講《盛唐氣象》中的“唐詩”時,只是簡單劃分小組背誦唐詩,沒有就歷史課程的特點設計對應的教學活動;最后,該老師最后直接宣布下課,沒有就學生的表現進行多元積極性評價,也沒有就唐詩進
行深層次講解。
(2)首先,結合歷史課的特色,可以就背景、成就、唐詩賞析以及歷史意義來展開教學。
背景:在文學史上輝煌的時代,中國古典詩歌最輝煌的時期一-唐朝。其原因是什么?
(在此,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一定社會的文化和經濟、政治的內在聯系,逐步培養他們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成就:
初唐:王勃、陳子昂。《 登幽州臺歌》
盛唐: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李白(“詩仙”)、杜甫(“詩圣”。)
中唐:白居易
晚唐:杜牧和李商隱(“小李杜”)“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詩名句欣賞。
學生各說一句,表達作者什么感情或反映了怎樣的社會背景。教師補充。
價值:輝煌、燦爛,源源流長。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的巨大貢獻。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22分)
32. [答案要點]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