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廣東教師資格證初中《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
- 時間:
- 2019-11-14 15:21:45
- 作者:
- 朱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1. [答案]A
2. [答案]B
3. [答案]C
4. [答案]C
5. [答案]C
6. [答案]A
7. [答案]A
8.[答案]C
9.[答案]D
10. [答案] A
11. [答案] C
12. [答案] B
13. [答案] C
14. [答案] D
15.[答案] B
16. [答案] D
17. [答案]A
18. [答案] D
19. [答案] B
20.[答案] B
21.[答案] D
22.[答案] C
23.[答案] D
24.[答案] C
25.[答案] B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26. [答案] (1) 有性
(2) A
(3) A、B
(4)胚胎移植
[解析] (1)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區別是:前者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后者要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成為合子,由合子發育成新個體。
“三親”嬰兒培育過程中,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有性生殖;
(2)受精卵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于卵細胞的細胞質,即A細胞的細胞質;
(3) “三親”嬰兒的遺傳物質絕大部分來自母親卵細胞的細胞核,還有少量來自捐獻者卵細胞的細胞質,即A、B細胞均有為“三親”嬰兒提供遺傳物質;
(4) “三親”嬰兒的培育過程使用的生物技術有核移植、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技術。
27. [答案] (1)煙草浸出液濃度24h 殺蟲率平均數
(2)隨著煙草浸出液濃度的不斷升高,殺蟲率也隨之逐漸升高
(3)在煙草浸出液濃度為20%到50%之間按- -定濃度 梯度設計多個實驗組,其他條件保持一致且適宜,按題目表格中實驗步驟進行實驗,以殺蟲率平均數為指標確定最適濃度。
[解析] (1) 自變量是會引起其他變量發生變化的變量,是被操縱的。因變量是由一些變量變化而被影響的量,是被測定或被記錄的。故在本題中自變量是煙草浸出液濃度,因變量為24h殺蟲率平均數;
(2)根據表格可以看出,隨著煙草浸出液濃度的不斷升高,殺蟲率也隨之逐漸升高;
(3)探究最適濃度一般是在一定濃度范圍內設置一定濃度梯度, 逐個對比因變量,確定最適濃度。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28. [答案要點]
(1)教學過程中的探究技能包括觀察、分類、測量、推論、預測、交流、解釋數據、實驗等。觀察技能指利用五種感覺一視、聽、味、嗅、觸和一些工具來觀察事物和自然現象;
推論是對觀察到的現象的因果關系的分析過程,它是根據以前收集的數據或信息對物體或事物做出合理的推測和推斷。材料中,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說出視覺形成的過程,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產生近視的可能原因,并作出假設,這一過程中主要用到了觀察技能和推論技能。(4分)實驗技能是進行一個完整的科學實驗,包括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以及表達、交流;測量技能是運用適當工具進行度量,利用熟悉事物做度量標準顯示結果;解釋數據技能是組織數據并從中得出結論;交流技能是應用適當的工具和技巧將有關資料或自己的意見和情感清楚、準確和全面地表達出來。
材料中,學生根據假設制訂探究計劃,并完成相關的實驗操作和記錄,再通過分析和對比實驗數據,得出結論,學生分組交流實驗結果,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近視形成的原因,并結合生活體驗交流預防近視的措施,用到了實驗技能、測量技能、推論技能、解釋技能以及交流技能等。
(6分)
(2)探究性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覺地、主動地探索,掌握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研究客觀事物的屬性,發現事物發展的起因和事物內部的聯系,從中找出規律,形成概念,建立自己的認知模型和學習方法架構。一般過程包括創設情境、引導探究、組織討論、總結歸納等。
探究式教學的出發點是設定需要解答的問題,這也是探究性教學的載體與核心,整個學習活動是圍繞問題展開的。在上述材料中,教師先統計班級戴眼鏡學生的入數,然后提出問題:同學們是什么時候最戴上眼鏡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為學生創設了富有開放性的問題情境,再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 (4分)接著,該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先解決視覺的形成過程這一前置問題,為進一步解決核心問題提供了一定的實驗條件或必要的資料。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產生近視的可能原因,并做出假設,教師予以適當的指導和
評價,引導學生完善假設。(4 分)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合作探究,學生根據假設制定實驗計劃,再根據計劃完成相關的實驗操作和記錄,通過分析和對比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教師組織學生分組交流實驗結果,最后由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探究學習的結果和心得(2分),實現了對“近視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一問題的實質解釋,及預防近視這一健康教育,完成了探究性教學。
29. [答案要點]
(1)根據材料,該教師反思了教學中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反思教學內容:是否鉆研吃透了教材;教學目標是否明確,重點、難點、易混點是否把握; (4) 教學內容課時分配是否合理。(2 分)
②反思教學方法:組織教學是否得分;課堂教學的模式是否隨意;激趣導入,課堂評價,激勵語言是否適時得體;訓練、鞏固、熟記的方法是否靈活多樣到位。(3 分)
⑧反思教學手段:是否根據教學需要使用教具,是否演示操作,直觀教學,是否制作課件,創設情景,給學生以興趣的對知識理解加深。(3 分)
④反思教學順序: 教學程序是否合理;環節是否緊湊相扣;過渡語言是否自然恰當。(2分)
⑤反思教學效果: 學生當然檢測優秀率、及格率如何,是否存在過差率。(2分)
總之,自己一切的教育教學行為都可以反思。又如何反思呢?把自己的思考與他人的想法進行比照,把自己的專業行為與他人的專業行為進行對比,把自己成功的地方寫下來,把自己失敗的方面也記下來,一段時間之后進行整理、分析,就是有意義的反思。
(2)①教學反思來源于我們對教學的認識和思考,它要求我們把平時自發產生的對教學的思考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習慣,同時它也是我們教學的一個基本環節,是新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一-種方式,它有助于教師自身發展。(3 分)
②反思教學的各個環節有助于教師不斷的熟悉教材,熟悉學生,改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并且對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反思教學的各個環節可以提高我們駕馭課堂的能力,實現高效的教學。(3 分)
③教學反 思也是我們教師自身職業道德的一種表現,做反思型的教師可以提升我們教師的職業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沒有職業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的教師不配為人師表。(2 分)
總之,教學反思是教師必備的素質,也是教師提高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教學反思能改進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在追求高效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善于反思的教師注定是一位不斷向著大師靠攏的教師,因此,我們應該重視教師的教學反思并培養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1小題,30分)
30. [答案要點]
(1)

(2)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展示臺灣地震相關圖片,提出問題,引入新課。人們在地震中受傷并大量出血,這時,他們最需要什么樣的救治?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投入新課學習。這樣的導入可以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帶著好奇心和主動性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3分)
二、探索新知
1、播放臨床血型鑒定的視頻,同時創設情境:班上某同學在見義勇為時大量失血,他的好朋友要為他獻血的場景(依次展示他們的照片),從而引入模擬實驗;
2、教師先引導學生自由討論,嘗試探討實驗原理與過程,隨機請學生自由發言并給與表揚鼓勵。隨后教師總結實驗的原理及其操作步驟,強調實驗注意事項并教師演示實驗操作(鑒定該同學血樣) ;
實驗原理: ABO血型系統中分為四種血型,四種血型紅細胞上帶有不同凝集原,血漿中帶有與自身不同的凝集素。當同種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時結合,發生紅細胞凝集現象。可以利用凝集現象進行血型的鑒定。
實驗步驟:先在兩個培養皿中分別滴入“A型標準血清”和“B型標準血清”,再分別滴入需要鑒定血型的病人的血液,觀察有無凝集現象.最后記錄實驗結果。

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明確實驗原理,觀看教師演示,分組合作完成實驗,實驗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并提示安全問題。學生完成試驗后與相鄰小組的實驗現象進行對比,填寫實驗報告。(相鄰小組檢驗的是不同血型的血樣)組內討論后,各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結果。(12分)
三、鞏固練習面
教師大屏幕呈現兩道關于血型鑒定的練習題,以搶答的形式與學生進行互動,鞏固學生的新知。(2分)
四、課堂小結
教師隨機提問同學:“學習了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小結。(2 分)
五、布置作業
在課堂結束之前我會安排學生完成以下開放性任務:回去調查家庭成員血型,并作統計分析。(1分)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