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廣東教師資格證《中學綜合素質》試題答案及解析
- 時間:
- 2019-11-03 00:00:30
- 作者:
- 朱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中學)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答案:B。素質教育主要適用于基礎教育
2.答案:C。復雜性
3.答案:C。行動研究
4.答案:A。違反了義務教育的公平性
5.答案:C。領導
6.答案:C。侵犯了張某的隱私權
7.答案:D。人民法院對17歲的張某搶劫一案進行了不公開審理
8.答案:C。由教育行政部門進行管理
9.答案:B。不正確,不得歧視犯錯誤學生
10.答案:B。付某的監護人應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11.答案:C。違法,侵犯了蔣某的隱私權
12.答案:B。申請將其送到工讀學校
13.答案:D。學生品行的引導者
14.答案:B。學而不已,闔棺乃止
15.答案:D。批評教育學生,督促學生養成好習慣
16.答案:A。取得同事支持,繼續指導學生活動
17.答案:A。晝夜的變化
18.答案:A。尚未正式進入民用市場
19.答案:C。阿蒙森
20.答案:B。《老人與海》
21.答案:D。《湘夫人》
22.答案:A。《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23.答案:D。商鞅方升
24.答案:C。君主立憲。
25.答案:C。甲地標準差系數為0.295,甲地學生體重更具有代表性
26.答案:B。整個表格被刪除
27.答案:D。=RANK(E2, $E$2:$E$7)
28.答案:C。學生—運動員
29.答案:B。96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參考答案
材料中徐老師的做法是正確的,貫徹了新課改所倡導的教師觀的理念。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來看,新課改倡導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對待學生要幫助、引導、尊重和贊賞。這要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現和探究能力,激發學生的潛能。材料中,徐老師設計了課前演講并共同評議、自編課本劇、班級讀書交流會等形式多樣的教學環節,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潛能,真正體現了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的要求。
(2)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這就需要老師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和被動實施課程的做法,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材料中,徐老師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時俱進,重視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變換教學思路尋找新的切入口,玩轉課堂,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的豐富多彩,符合建設者和開發者的要求。
(3)從教師與教學的關系來看,新課改倡導教師要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這就需要老師不斷的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反思,在教學前、中、后進行反思。材料中,材料中徐老師堅持每天梳理課堂,形成了二十多萬字的教學日志,正體現了對待教學的深入研究,對待自己不斷反思,凸顯了新課改倡導教師要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的要求。
(4)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合作。這就要求,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之間的老師要相互配合,齊心協力。材料中,徐老師分享經驗時說要舍得“折騰”自己,自己二十萬字的教學日志也提供給全校老師借鑒,促進交流,共同進步,這正是團結合作的體現。
因此,徐老師的做法是符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觀的要求,作為新時代的老師,我們都應該向徐老師學習,真正的看到學生的主體性,幫助、引導學生學習和發展,不斷的對自我和教育教學進行反思和研究。
31.參考答案
材料中“我”的行為遵循了教師職業道德中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和為人師表的相關規定,值得學習。
首先,體現了愛崗敬業。愛崗敬業要求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材料中,“我”經過幾次家訪,掌握曉義的基本情況。注意到其優點后,并耐心給予其機會。表明“我”勤懇敬業,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輔導學生。
其次,體現了關愛學生。關愛學生要求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材料中,“我”對待曉義這樣的問題學生,沒有打罵或者放棄,反而非常耐心的對曉義引導,并根據曉義的特長,讓曉義擔任體育委員,給其表現的機會,最終曉義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表明“我”尊重關愛全體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再次,體現了教書育人,要求教師要實施素質教育,誨人不倦,因材施教,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材料中的“我”面對曉義的調皮、不愛學習,并沒有盲目的批評他,而是發現其身上的閃光點——精力充沛、喜歡運動。讓其擔任體育委員,并及時強化他的良好行為,最終使曉義走上了正軌。表明“我”沒有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針對曉義的特點、個性對他進行教育。
最后,體現了為人師表,要求教師以身作則,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材料中,“我”剛開始擔任班主任就去家訪,以了解曉義的基本情況。此外,“我”耐心向其他家長解釋給予曉義改正機會,還經常與曉義的家長溝通,希望家長可以多鼓勵曉義。表明“我”能在工作上以身作則,尊重家長。
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應該踐行正確的教師職業道德,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32.參考答案
(1)為何黛玉認為不能學“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這樣的詩?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4分)
①放翁這兩句詩,對得很工整。實則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沒有人。
②詩中的境中人卻教什么人來當都可,因此人并不見有特殊的意境,與特殊的情趣。無意境,無情趣,也只是一俗人。詩就是死而滯的了。
(2)文章認為“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體現了王維怎樣的作詩境界?請簡要分析。(10分)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此聯聯中有一個境,境中有一個人,有情有景,是活的動的。體現了王維“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作詩境界。
①“落”和“鳴”這兩個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氣息來。這聲音和景物都跑進到這屋里人的視聽感覺中,使其頓感山果草蟲的生命,而同時又感到夜雨的凄涼。
②作詩人所感覺的沒講出來,這是一種意境。而妙在他不講,他只把這一外境放在前邊給你看,好讓讀者自己去領略。
③因為讀了這兩句詩,在自己心上,也感覺出了在這兩句詩中所涵的意義。這是一種設身處地之體悟。亦即所謂欣賞。
④摩詰詩之妙,妙在他對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雖沒有寫出來,但此情此景,卻盡已在紙上,這是作詩的很高境界,也可說摩詰是由學禪而參悟到此境。
三、寫作題(本大題1小題,50分)
33.【寫作思路】
材料中的故事,雖然短小但發人深省。公交車司機的做法符合公司規定,卻被乘客指責太不通情達理。但最終解決問題的人卻是這位不通情達理的公交車司機。那么,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公交車司機與乘客的做法,來確定文章立意。
如果從公交司機的角度出發,可以立意為遵守規則與人情變通。公交車司機一方面遵守了公司的規定要求老人投幣,一方面又充滿人情味的為老人墊付車費,將規則與人情融合到了一起,其做法讓人動容、令人深思。
如果從乘客的角度出發,可以立意為做人做事應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材料中的乘客明顯是站在道德至高點去批判別人的行為,但當自己也面臨同樣的境遇時,他的做法卻不盡如人意。可見,講道理是一回事,做事又是另一回事。我們不能光說不做,更不該將自己的意愿強加于人。
當然,若從社會道德層面進行立意也是可以的,只要自圓其說、言之成理即可。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