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廣東教師資格證《中學綜合素質》試題
- 時間:
- 2019-11-03 00:00:16
- 作者:
- 朱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2019下半年廣東教師資格證《中學綜合素質》試題答案及解析】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試題(中學)
(科目代碼:301)
來源于網絡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涂、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下列關于素質教育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素質教育更要重視德育B.素質教育主要適用于基礎教育
C.素質教育應遵循教育規律D.素質教育不要求學生平均發展
2.吳老師在指導青年教師時說道:"我們是生物老師,自己就知道生物的多樣性和保護這種多樣性的重要,所以對各有所長的學生,我們可不能做一個把學生修剪得整整齊齊的園丁。"這種說法表明教師勞動具有()
A.差異性B.協作性C.復雜性D.示范性
3.每周五,崔老師都會帶領老師們研討并反思學校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經常通過電子郵件、電話和登門拜訪等形式向大學教授請教,或是與校外名師共同探討,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該做法體現的教師專業發展途徑是()
A.校本研修B.自主學習
C.行動研究D.專業志愿
4.某校將成績較好的學生單獨編班,并組織優質師資對這個班進行重點輔導,提高了中考優秀率。得到了該班學生家長的好評。該校的做法()
A.違反了義務教育的公平性B.踐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C.弱化了學校辦學的鮮明特色D.遵循了長善救失的教學原則
5.《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上級監察委員會對下級監察委員會的工作進行()
A.監督B.監察C.領導D.指導
6.某高中對嚴重違反校紀的學生張某處以留校察看處分,并將處分文件在學校宣傳欄公開張貼。該學校的行為()
A.侵犯了張某的名譽權B.保障了師生的財產安全
C.侵犯了張某的隱私權D.履行了學校的管理職責
7.下列做法中沒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是()
A.學生王某不遵守課堂紀律,被任課教師罰站3小時
B.初中生李某偷竊了王老師500元錢,學校將其開除
C.趙某為減輕家庭經濟負擔,讓13歲的兒子輟學打工
D.人民法院對17歲的張某搶劫一案進行了不公開審理
8.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依法設置的專門學校()
A.由公安機關進行管理B.由司法部門進行管理
C.由教育行政部門進行管理D.由地方人民政府進行管理
9.中學生熊某曾經偷拿過同學的財物,班主任總是以此為由,不讓他參加班級活動,該班主任的做法()
A.正確,可以督促學生改進錯誤B.不正確,不得歧視犯錯誤學生
C.正確,班主任有管理學生權利D.不正確,侵犯了熊某的名譽權
10.初中生付某與同學錢某放學后在校外餐館就餐,席間付某與錢某發生爭執,付某拿起餐館的菜刀砍傷了錢某,對此次傷害事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付某的監護人應承擔主要賠償責任
B.付某的監護人應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C.付某所在學校應承擔主要賠償責任
D.餐館應承擔主要賠償責任
11.16歲的蔣某因搶劫被公安機關抓獲,當地電視臺將蔣某接受審訊的清晰畫面在當地新聞節目中播出,該電視臺的行為()
A.不違法,如實報道沒有構成侵權B.不違法,傳播正能量不構成侵權
C.違法,侵犯了蔣某的隱私權D.違法,侵犯了蔣某的名譽權
12.13歲的初中生張某伙同校外青年搶劫本校女教師,學校可以對張某采取的措施是()
A.開除學籍并送公安機關B.申請將其送到工讀學校
C.記大過處分并處以罰款D.通知家長并強制其退學
13.近一段時間,班上流行大操大辦生日的風氣,孩子過生日家長們紛紛比闊。在班會上,班主任孫老師對這種情況進行了批評,要求大家厲行節儉。孫老師的做法體現了教師是()
A.文化知識的傳播者B.高尚情操的塑造者
C.社會風氣的改造者D.學生品行的引導者
14.王老師在教學中總是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在音樂課上,王老師鼓勵同學們給經典音樂重新填詞,評選"最美歌詞"和"最具創意獎",同學們對音樂課的興趣大增,下列選項中是孔子所說,且與王老師做法相符的是()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B."學而不已,闔棺乃止"
C."古人于為學,終生與之俱"D."朝聞道,夕死可矣"
15.李老師發現一些學生衛生習慣不好,經常在教師里面亂扔廢紙。面對這種情況,李老師恰當的做法是()
A.嚴肅教育學生,嚴重時將學生趕出教室
B.建立懲罰機制,罰扔廢紙的學生掃走廊
C.不再強調衛生,只要學生成績好即可
D.批評教育學生,督促學生養成好習慣
16.班主任田老師鼓勵同學們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卻招來了一些科任教師的反對,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做會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面對這種情況,田老師恰當的做法是()
A.取得同事支持,繼續指導學生活動
B.尊重同事意見,暫停興趣小組活動
C.利用校長威信,平息同事反對意見
D.接受科任老師意見,重視考試成績
17.下列現象,不是因地球公轉產生的是()
A.晝夜的變化B.四季的變化
C.日食D.月食
18."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研發、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已成功應用于測繪、電信、交通、減災等諸多領域,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下列關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尚未正式進入民用市場B.具有定位和通信雙重功能
C.定位精度正在不斷地提高D.已覆蓋中國本土的全部區域
1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15世紀到17世紀地理大發現時期的航海家是()
A.哥倫布B.迪亞士
C.阿蒙森D.麥哲倫
20.下列選項中,不是美國作家馬可·吐溫作品的是()
A.《競選州長》B.《老人與海》
C.《湯姆·索亞歷險記》D.《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
21.楚辭在中國詩歌史上被視為浪漫主義傳統的源頭,最有代表性的詩人是屈原。下列選項中,屬于屈原作品的是()
A.《九辯》B.《風賦》
C.《高唐賦》D.《湘夫人》
22.《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是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確認的文獻遺產項目。下列選項中,關于《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的表述正確的是()
A.收錄具有世界意義的文獻遺產B.包含文物、建筑群、遺址三類
C.首批世界記憶遺產包含中國昆曲D.由聯合國大會評估、審查、公布
2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頒布詔書統一度量衡。下列選項中,刻有這一詔書的是()
24.古希臘羅馬文化,深刻地影響了西方世界的文明進程。下列選項中,不是產生于古希臘羅馬的是()
A.公民教育B.陪審法庭C.君主立憲D.全民公決
25.甲乙兩地各抽取100名初中一年級的學生進行了體重測量,相關的統計結果見下表。下列選項中,對這次測量結果的解釋,最恰當的是()
地別人數平均體重(kg)標準差標準差系數
甲地10037.3110.295
乙地10038.2130.340
A.甲地的標準差為11,甲地學生的體重更具有代表性
B.乙地的標準差為13,乙地學生的體重更具有代表性
C.甲地的標準差系數為0.295,甲地學生的體重更具有代表性
D.乙地的標準差系數為0.340,乙地學生的體重更具有代表性
26.在Word的編輯狀態下,選擇整個表格,執行"表格"菜單中的"刪除行"命令,對其結果表述正確的是()
A.表格中一行被刪除B.整個表格被刪除
C.表格中一列被刪除D.表格沒有被刪除
27.如下圖所示,在Excel中單擊單元格F2,欲求出表中所列6名學生的總成績排名,應輸入的公式是()
A.=RANK(E1,SES1:SES7)B.=RANK(E1,SES2:SES7)
C.=RANK(F2,SES1:SES7)D.=RANK(E2,SES2:$ES7)
28.下列選項中的概念關系,與"教授"和"科學家"一致的是()
A.夾克一襯衫B.中文書一英文書
C.足球一籃球D.大學生一運動員
29.找規律填數字是一項很有趣的游戲,特別鍛煉觀察和思考能力,按照"1=4""2=8""3=24"的規律,下列選項中,應填入"4=()"空缺處的是()
A.88 B.96 C.104 D.112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材料:
多年來,徐老師一直堅持還課堂于學生,他安排的"課前五分鐘"深受好評。其做法是在每堂課的開始安排一名學生上臺演講,主要程序是:學生講授——大家評論——師生共同給出成績,此項活動讓學生得到了多方面的鍛煉,除了這項活動,徐老師鼓勵學生開展的自編課本劇活動、班級讀書交流活動、創辦文學刊物都收到了很好效果。
徐老師的教學方式別具一格,他嘗試過用分析討論法講議論文、用欣賞分析法講小說、用朗讀品味法講詩歌、用形象體會法講散文等。他重視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尤其是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變換教學思路,尋找最佳切入口。大家評價說:"徐老師玩轉了課堂!"
徐老師說,當老師要舍得"折騰"自己。為此,他每天梳理自己的課堂,寫教學日志,多年下來,他積累的教學日志多達二十多萬字,還被學校當作校本培訓的資料。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觀的角度,評析徐老師的教學行為。(14分)
31.材料:
我剛擔任初一(2)版班主任時,班上的曉義經常打架、抽煙。曠課,一開學就和科任老師發生沖突。
幾次家訪后,我掌握了曉義的基本情況:他從小就調皮,爸爸經常打他,而且家長對他的學習不抱指望,久而久之,他的毛病越來越多。
我該怎么辦呢?
我注意到曉義精力充沛,喜歡運動,于是決定讓他擔任體育委員來試一下,這個決定宣布后,學生一片嘩然,當晚就有家長打電話表達不滿,我耐心的地向家長解釋說:"我會對所有孩子負責的,請您給我時間,也給曉義一個機會。"
剛開始,曉義并沒有因為做了體育委員而格外興奮,甚至有時在帶領大家跑操時還有些滿不在乎。一次跑操時,有個同學不小心摔了一跤。曉義馬上過去扶了他一把,我抓住時機表揚了他,看得出來,曉義有所觸動。
初三時,他代表學生參加了區運動會,還獲得了鉛球比賽第二名的好成績,全班都為他歡呼,他不好意思地哭了、這是我第一次在他臉上看到這樣的表情。
初中三年,我和曉義的談話不計其數,我還經常與家長溝通,希望他們多鼓勵曉義。
初中畢業三年后的一天,曉義再次出現在我面前,興高采烈地告訴我:"老師,我已經應征入伍了!"那一刻,我知道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問題:
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我"的教育行為。(14分)
32.材料:
最近偶然看《紅樓夢》,書中講到有個丫鬟很喜歡陸放翁的兩句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林黛玉卻對她說:"這種詩千萬不能學,學作這樣的詩,你就不會作詩了。"黛玉又說:"你應當讀王摩詰、杜甫、李白跟陶淵明的詩。每一家讀幾十首,或是一兩百首,得了了解以后,你會懂得作詩了。"這一段話講得很有意思。
放翁這兩句詩,對得很工整。其實則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沒有人。若說它完全沒有人,也不盡然,到底該有個人在里面。這個人,在書房燒了一爐香,簾子不掛起來,在那里寫字,或作詩。有很好的煙臺,磨了墨,還沒用。則是此詩背后原是有一人,但這人卻教什么人來當都可,因此人并不見有特殊的意境與特殊的情趣,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則不盡然,應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此刻先拿黛玉所舉三人王維、杜甫、李白來說,他們恰巧代表了三種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學問。王摩詰是釋,是禪宗。李白是道,是老莊。杜甫是儒,是孔孟。禪宗常講"無我、無住、無著"。后來人論詩,主張要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但作詩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盡得風流呢?我們可選摩詰一聯句來作例。這一聯是大家都喜歡的: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此一聯拿來和上引放翁一聯相比,兩聯中都有一個境,境中都有一個人。放翁一聯的境中人如何,上面已說過。現在且將摩詰這一聯。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聽到窗外書上果給雨一打,樸樸地掉下。草里很多的蟲,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燈下,聽到外面山果落,草蟲鳴,當然還夾著雨聲。這樣一個境,有情有景,拿來和陸聯相比,便知一方是活的動的,另一方卻是死而滯的了。
這一聯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鳴"字。在這兩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氣息來。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給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樸樸地掉下。草蟲在秋天正是得時,都在那里叫。這聲音和景物都跑進這屋里人的視聽感覺中。那坐在屋里的這個人,這是頓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時又感到此凄涼。生命表現在山果草蟲身上,凄涼則是在夜靜的雨聲中。我們請問當時作這詩的人,他碰到那種境界,他心上感覺到些什么呢?我們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八個字的涵義了。正因他所感覺的沒講出來,這是一種意境。而妙在他不講,他只把這一外境放在前邊給你看,好讓讀者自己去領略。若使接著在下面再發揮了一段哲學理論,或是人生觀,或是什么雜感之類,那么這首詩就減了價值,詩味淡了,詩格也低了。
但我們看到這兩句詩,我們總要問,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覺了些什么呢?我們也會因為讀了這兩句詩,在自己心上,也感覺出了在這兩句詩中所涵的意義。這是一種設身處地之領悟。亦即所謂欣賞。我們讀上舉放翁那一聯,似乎詩后面更沒有東西,沒有像摩詰那一聯中的情趣與意境。摩詰詩之妙,妙在他在對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雖沒有寫出來,但此情此景,卻盡已在紙上。這是作詩的很高境界,也可說摩詰是由學禪而參悟到此境。
(摘編自錢穆《中國文學論叢》)
問題:
(1)為何黛玉認為不能學"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這樣的詩?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4分)
(2)文章認為"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體現了王維怎樣的作詩境界?請簡要分析。(10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50分)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老人上了公交車,發現忘帶老年卡,對司機說:我沒帶老年卡,讓我上車行吧?
司機說:抱歉。按規定,您不出示老年卡,就必須投幣。
有位乘客聽到,怒了:你這人咋這么不通情達理?人家都已經說明了,你還刁難。
司機說:公司規定,我不能違背:你既然這么好心,要不替老人把車費付了吧?
這位乘客后退,說:憑什么?
司機自己掏出錢來,替老人投了幣。
綜合上述材料所引發的聯想和感情,寫一篇論說文。
要求:
用規范的現代漢語寫作;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不少于1000字。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