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小學教資筆試:個體發展的一般規律
- 時間:
- 2023-12-26 13:37:55
- 作者:
- 徐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一、考點梳理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包括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及個別差異性。
(一)順序性
【含義】個體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含義解讀】順序性強調個體發展的順序,即個體身心發展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例如人的發展都是先經歷童年,再步入中年,最后進入老年,這個順序是低級到高級且不可逆。
【關鍵詞】由……到……,不可逆
【教學啟示】教學應循序漸進,不可“拔苗助長”、“陵節而施”
【俗語】孟子:盈科而后進
《學記》:不陵節而施之謂孫;學不躐等;雜施而不孫,壞亂而不休
《勸學》: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二)階段性
【含義】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
【含義解讀】階段性強調在個體發展的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發展任務及矛盾。例如,幼兒階段的學生是以直觀動作思維為主;小學階段的學生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中學階段的學生是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因此,在教學時應分階段教學,對待不同階段的學生我們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應將對待中學生的方法對待小學生。
【關鍵詞】A階段的學生以……為主,B階段的學生以……為主
【教學啟示】教學應分階段進行,不可“一刀切”“一鍋煮”。
【反例】幼兒教育小學化、小學教育成人化(用對待成人的方法對待小學生,將小學階段的特點和成人階段的特點混為一談,因此違背了階段性。)
(三)不平衡性(不均衡性)
【含義】①個體內部同一方面的發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均衡的;②個體內部不同方面所達到的某種發展水平或成熟的時期是不同的。
【含義解讀】不平衡性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同一方面的發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均衡的,即同一方面不同速。例如身高,孩子在小的時候個子長得會快些,而進入初中之后,身高增長的速度就會減慢,成年以后,甚至不再長高了。這就說明在個體內部,同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年齡階段是不一樣的,是不均衡的。身高和體重有兩個高峰期,分別為兒童出生后的第一年和青春發育期。
二是:不同方面所達到的某種發展水平或成熟的時期是不同的,即不同方面不同步。例如王陽明在五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但他卻可以默背眾多藏書,這就體現了王陽明在五歲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還未成熟,但記憶能力已經成熟了,說明在同一個體內,不同方面的成熟時期或發展水平并不是同步的,有先有后。
【教學啟示】抓關鍵期,適時而教,即要在兒童發展的關鍵期或最佳期及時地進行教育。
【補充】關鍵期是由奧地利生態學家勞倫茲所提出來的,是指在某一時期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形成的時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過了關鍵期就一定不能發展了,過了關鍵期只是發展的會比較慢而已。
【俗語】《學記》: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
(四)互補性
【含義】一方面是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另一方面,互補性也存在于心理機能和生理機能之間。
【含義解讀】互補性即上帝給我們關上一扇門,也會為我們打開一扇窗,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生生互補,例如盲人的聽覺器官以及其他器官會特別靈敏;二是生心互補,例如有些人生理有缺陷但心理仍然很堅強,俗稱身殘志堅。
【關鍵詞】互補
【教學啟示】揚長避短,長善救失
(五)個別差異性
【含義】個體發展在具有整體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一個兒童的身心發展在表現形式、內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會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含義解讀】不同的人存在差異性,一是從群體的角度看,首先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不僅是自然性別上的差異,還包括由性別帶來的生理機能和社會地位、角色、交往群體的差別。二是從個體的角度來看,有些是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現方式上的差異。例如有的人聰明早慧、有些人大器晚成。
【關鍵詞】有的人……,有的人……
【教學啟示】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
【俗語】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聞斯行諸;西鄰有五子;夫子施教,各因其材
【快速識記】我們通過,“順階互不差”這種方式形成知識的整體框架識記考點。
二、易混點辨析
(一)順序性VS階段性
順序性:強調順序不可逆,由……到……,先……后……,從……到……
階段性:強調不同階段有不同特點
例題:
孩子的思維發展是從直觀動作思維,到具體形象思維再到抽象邏輯思維(順序性)
小學生的發展以直觀形象為主,中學生以抽象邏輯為主(階段性)
(二)不平衡性VS個別差異性
不平衡性:強調同一個體內
個別差異性:強調不同個體之間,有的人……,有的人……
例題:
初三的忠忠生理發育已經成熟,但心理仍然很脆弱。(不平衡性)
一般來說,女生的生理發育速度要快于男生。(個別差異性)
三、考題再現
1.李老師在教育過程中,深入了解學生,針對學生不同的發展水平、興趣、愛好和特長,引導學生揚長避短,發展個性,不斷促進學生的自由發展。李老師的這種做法適應了人身心發展的哪一特點?(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連續性 D.差異性
1.【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個體身心發展規律。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包括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及個別差異性。
選項A,順序性是指個體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因此作為教師要循序漸進。
選項B,階段性是指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因此作為教師要分階段教學。
選項C,干擾選項。
選項D,差異性是指個體發展在具有整體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一個兒童的身心發展在表現形式、內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會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因此作為教師要因材施教。
題干中,李老師根據班上學生的特點,對他們有的放矢進行教學,體現了因材施教,符合個別差異性的規律,故本題正確答案選擇D。
2.在兒童身心發展的某一關鍵期,著力施以相應的教育則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反映了教育應適應兒童身心發展的哪一特征?( )
A.順序性 B.穩定性 C.不均衡性 D.個別差異性
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個體身心發展規律。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包括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及個別差異性。
選項A,順序性是指個體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因此作為教師要循序漸進。
選項B,干擾選項。
選項C,不均衡性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個體內部同一方面的發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均衡的;二是個體內部不同方面所達到的某種發展水平或成熟的時期是不同的。因此作為教師要抓關鍵期。
選項D,差異性是指個體發展在具有整體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一個兒童的身心發展在表現形式、內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會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因此作為教師要因材施教。
題干中描述教師要抓住學生發展的關鍵期,因此本題選C。
以上就是廣東小學教資筆試:個體發展的一般規律的全部內容,考生若想獲取更多廣東教師資格筆試資料,如廣東教師資格證筆試試題、模擬試題、歷年真題、每日一練等,敬請關注廣東教資報名(http://www.series60v3.com/)。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