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2018年下半年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預測試卷及答案一
- 時間:
- 2018-09-21 16:03:19
- 作者:
- 萬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1.幼兒知道凡是剛從鍋里蒸出來的東西都是熱的,這種認識獲得是通過( )。
A.感知
B.記憶
C.想象
D.思維
2.小班的李老師經常組織幼兒玩各種游戲,壯壯參加這些游戲后,由入園時的焦慮不安、亂發脾氣,到現在每天都能開開心心,說明游戲可以促進幼兒( )。
A.情感的發展
B.語言的發展
C.認知的發展
D.社會性的發展
3.幾個小朋友開心地表演故事“金色的房子”,這一游戲屬于( )。
A.音樂游戲
B.聽說游戲
C.體育游戲
D.創造性游戲
4.思維的兩個特點是( )。
A.直觀和具體
B.形象和抽象
C.概括和間接
D.概括和邏輯
5.兒童心理發生的標志是( )。
A.無條件發射的出現
B.條件反射的出現
C.眨眼反射的出現
D.巴賓斯基反射的出現
6.1903年我國創辦的第一所學前教育機構,其所在地是( )。
A.南京
B.上海
C.福州
D.武昌
7.以下不屬于根據認知發展進行的游戲分類的是( )。
A.練習性游戲
B.象征性游戲
C.規則游戲
D.扮演游戲
8.嬰幼兒大腦對葡萄糖有特殊的依賴,因此學前兒童每餐的膳食中應攝入一定量的( ),以滿足腦組織代謝所需要的能量。
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質
C.脂肪
D.無機鹽
9.課上,某幼兒想喝水,老師正確的做法是( )。
A.立即讓幼兒離開座位去飲水
B.停止教育活動,敦促所有幼兒喝水
C.批評后再讓其喝水
D.讓幼兒堅持到下課
10.幼兒的社會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 )潛移默化地發展起來的。
A.探索
B.模仿
C.交流
D.操作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l5分,共30分)
11.簡述為什么日常生活活動在幼兒園課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12.簡述情緒在學前兒童心理發展中的作用。
三、論述題(本大題1小題,20分)
13.簡述游戲準備活動的指導。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4.星期一,A老師埋怨地說:“孩子在家過了一個雙休日,再回到幼兒園后,許多良好的行為習慣就退步了,不認真吃飯,亂扔東西,活動時喜歡說話,真不 知孩子在家時,家長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師頗有同感地說:“是啊,如果家長都能按我們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們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師接著 說:“可這些家長不按我們的要求去做倒也罷了,還經常給我們提這樣那樣的意見,好像我們當老師的還不如他們懂得多,真拿這些家長沒有辦法……”
請你運用幼兒園與家庭相互配合的有關理論,分析和評論A、B老師的教育觀點,并具體談談家園合作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意義與目前存在的誤區。
15.一位大班幼兒家長向老師請教:“我的孩子馬上就要進小學了,請問我們家長能為孩子順利入學做哪些準備呢?”
問題:請你以一個幼兒老師的身份,為家長作“大班幼兒入學準備”的指導。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0分)
16.中班兒童對周圍環境充滿著好奇,他們總是不停的看、聽、摸、動,見到新奇的東西,總會伸手去摸、去拿,他們會積極運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感興趣的 事物。在戶外踢球的時候,常常聽見幾個孩子討論到各自小腳的本領,如“我踢的球很遠”“我的腳本領大,會騎自行車”“你看,我還會用腳尖走路呢”……孩子 們對腳的興趣十分濃厚。
請為大班幼兒設計健康教育活動“小腳真棒”,要求寫明活動目標、活動準備和活動過程。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D。專家解析:幼兒沒有直接接觸到鍋里蒸出來的東西,但能認識到是燙的,這體現了思維的間接性;幼兒知道凡是從鍋里“蒸”出來的東西都是熱的,這體現了思維的概括性。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2.【答案】A。專家解析:游戲中的角色扮演可以豐富兒童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
3.【答案】D。專家解析:“金色的房子”是幼兒表演游戲。表演游戲是指兒童按照童話或故事中的情節扮演某一角色,再現文化作品內容的一種游戲形式。而創造性游戲包括表演游戲、角色游戲和結構游戲,故答案選D。
4.【答案】C。專家解析:思維的兩個特點是概括性和間接性。
5.【答案】B。專家解析:條件反射的出現是心理的發生的標志。
6.【答案】D。專家解析:1903年,我國在湖北武昌創辦了第一所學前教育機構——湖北幼稚園。
7. 【答案】D。專家解析:以皮亞杰為代表的認知學派傾向于將認知發展作為兒童游戲分類的依據.認為游戲的發展是沿著認知發展的線索而展開的,在不同的認知發 展水平上,便會出現不同水平的游戲形式。依據兒童游戲的認知特點,可將游戲分為以下四種:練習性游戲、象征性游戲、結構性游戲、規則性游戲。
8.【答案】A。專家解析:碳水化合物亦稱糖類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廣的一類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主要由碳、氫、氧所組成。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纖維素等都屬于糖類化合物。糖類化合物是一切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要能量的主要來源。
9.【答案】A。
10.【答案】B。專家解析:幼兒的社會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地發展起來的。外界的環境對幼兒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尤其是父母和教師的言行.對幼兒的社會性養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簡答題
11.【專家解析】
(1)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需要,決定了幼兒園保育和教育二者合一的教育原則.因此也決定了幼兒園課程內容需要廣泛地包括日常生活活動。
(2)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學習特點決定了幼兒園課程內容要與幼兒的生活相關聯。而日常生活活動包含了潛在的、豐富的教育內容,具有對多領域課程內容的滲透和綜合作用,因而是幼兒園課程設計和實施的重要背景和來源。
12.【專家解析】
(1)情緒對學前兒童心理活動具有動機作用。情緒直接指導著兒童的行為。愉快的情緒往往使他們愿意采取行動。
(2)情緒對學前兒童認知活動及其發展起著激發、促進作用或抑制、延緩作用。
(3)兒童的情緒情感發展日漸穩定,逐漸形成情緒品質。情緒的品質特征是個性特征的組成部分。當情緒與認知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傾向時,就形成了基本的個性結構。
(4)情緒的外部表現——表情是信息交流的工具之一,其作用不亞于語言。
(5)情緒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
三、論述題
13.【專家解析】
游戲準備工作主要包括充分考慮游戲時間、游戲地點、游戲材料和幼兒游戲的經驗準備等。
(1) 合理安排游戲時間:足夠的自由時間是開展游戲活動的重要保證。教師要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安排出游戲的時間。首先,教師要巧妙利用各種時間進行游戲;其次, 幼兒每次游戲的時間應保持在30~50分鐘;再次.室內游戲時間與室外游戲時間應基本均等。另外,應合理安排集體游戲、小組游戲和個人游戲的時間,使三種 游戲相互結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保證幼兒生動活潑地成長。
(2)科學布置游戲空間:第一,維持適當的空間密度。空間密度是指幼兒在游戲場地中人均所占的面積。第二,開辟各種游戲區域。第三,游戲場地要有吸引力。第四,保證游戲場地的安全。
(3)提供充足的游戲材料:首先,廣泛收集廢舊物品;其次,變換游戲材料的陳列;再次,形成組合游戲材料單元;最后,鼓勵幼兒自由使用游戲材料。
(4)豐富知識經驗:首先,要發揮園內教育資源的作用;其次,要利用園外教育資源的優勢;再次,調動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
四、材料分析題
14.【專家解析】
家 園合作是指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作促進兒童發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 發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總則里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在組織與實施中,《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又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 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家園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從家庭環境進入迥然不同的集體環境的新人園幼兒來說,家園合作的意義顯得尤為重要。
(1) 家園合作有利于家長資源的充分利用。家庭是孩子成長發展的第一個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與孩子之間特有的血緣關系、親情關系與經濟關系,使這 種教育具有感染性、長期性和針對性,教育內容復雜豐富且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同時,幼兒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可謂是人才濟濟,是幼兒園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 讓家長用各自的專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可以使他們深層次地了解幼兒園、了解幼兒教育。
(2)家園配合一致,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教師、家 長均作為孩子的教育者.是對幼兒實施促進發展教育的主體。《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家長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環 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幼兒教育的任務。”幼兒園要發揮主導作用。要充分重視并主動做好家園銜接工作,使幼兒園與家長在教育思 想、原則、方法等方面取得統一認識,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園雙方配合一致,促進幼兒的健康和諧發展。
目前,家園合作還存在一些誤區。一是認為 教師是專業教育工作者,而家長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長認為自己忙,沒有時間參與幼兒園教育工作;三是教師只在知識上要求家長配合,家長也只愿意督促孩子 寫字、做算術題、背英語單詞;四是認為家長與老師“各司其職”,在家歸家長管,在幼兒園歸老師管。這造成了教師與家長的教育觀念、方法的脫節,直接影響到 幼兒園的正常教育工作。案例中的A、B兩位教師的觀點正是否認了幼兒園與家庭的緊密伙伴關系,否定了幼兒教師、家長均為幼兒的教育主體,其觀點是片面的、 錯誤的。
15.【專家解析】
幼兒園園長與大班教師共同負責動員家長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心理準備:為適應新環境做準備,鼓勵孩子大膽參與新集體,結交新朋友,既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又要相信多數同學一定會歡迎自己,自己也一定能和他們友好相處的。
(2)能力準備:利用暑假安排孩子聽鬧鐘早睡早起;獨立安排應負責的學習與勞動任務,學會生活自理。
(3)學習準備:主要是學習習慣的培養,有意識地讓孩子學會按課程表取書,學會有條理地整理書包和管理好學習用品,從小養成孩子放置東西整潔有序,愛惜書本和物品,看書、握筆姿勢正確,能認真看書、繪畫等。
(4)物質準備:孩子進入小學前,需要準備好書包、鉛筆、橡皮等學習用品和水杯、餐具等生活用品,這個過程對孩子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家長需尊重孩子的選擇,和孩子一起商量著購買他們喜歡的用品,從而激發孩子對新的校園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活動設計題
16.【參考設計】
一、活動目標
1.體驗赤足玩的感覺.用不同的動作赤腳走。
2.認識材料并嘗試進行探索創新游戲。
3.喜歡積極參加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喜歡參加各種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難點:認識材料并嘗試進行探索創新游戲。
三、活動準備
紅、黃、藍信箱,球、沙包若干,塑料筐四個,紅、黃、藍標志報紙若干份,音樂磁帶,布置好場景。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韻律導入
1.幼兒赤腳走入活動場地。
2.師生一起做生活健身操。
3.在音樂伴奏下,師生一起用腳做不同動作,如用腳尖走路、跳舞、碰一碰腳等。
(二)基本部分
提供活動材料,幼兒自由探索、交流游戲。
1.小腳不僅可以單獨游戲,而且還可以運沙包和球,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2.幼兒分散自由探索,教師巡回觀察并指導,鼓勵幼兒合作。
3.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玩法,鼓勵幼兒模仿學習。
4.師生一起用剛才的玩法把沙包和球全部運到對面筐內。
5.帶幼兒散步:探索奇妙的小路,感受多種材料。
6.游戲:送報紙。
幼兒分紅、黃兩隊,從每隊筐子中取出帶顏色標志的報紙一份,輪流經過小路.送到對面相應顏色的報箱里,再經過小路回來,每隊下一位幼兒依次送,直到筐內報紙送完為勝。可幼兒根據個體差異,選擇難易程度不同的小路,平坦的小路或崎嶇的小路,并鼓勵幼兒勇敢嘗試。
(三)結束部分
在音樂伴奏下,師生一起做放松動作。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