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真題與答案解析
- 時間:
- 2021-06-25 14:21:09
- 作者:
- 方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 幼兒賽跑、下棋一般屬于()
A. 表演游戲
B. 建構游戲
C. 角色游戲
D. 規則游戲
2. 與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目標表述不符的是()
A. 培養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
B. 培養幼兒初步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C. 調練幼兒的體育運動技能
D. 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
3. 大班幼兒認知發展的主要特點是()
A. 直覺行動性
B. 具體形象性
C. 抽象邏輯性
D. 抽象概括性
4. “我跑得快”“我是個能干的孩子”“我會講故事”“我是個男孩”, 這樣的語言描述主要反映了幼兒哪方面的發展?()
A. 自我概念
B. 形象思維
C. 性別認網
D. 道德判斯
5. 歐文創辦的幼兒學校是世界上最早()
A. 使用恩物開展教學的學前教育機構
B. 為工人子弟開辦的學前教育機構
C. 為貴族子弟開辦的學前教育機構
D. 為兒童提供“有準備的環境”的學前教育機構
6. 暫無
7. 田田因為想媽媽哭了起來,冰冰見狀也哭了。過了一會兒,冰冰邊擦眼淚邊對田田說:“不哭不哭, 媽媽會來接我們的。”冰冰的表現屬于什么行為?()
A. 依戀
B. 移情
C. 自律
D. 他律
8.有些嬰幼兒既尋求與母親接觸,又拒絕母親的愛撫,其依戀類型屬于( )。
A.焦慮—回避型
B.安全型
C.焦慮—反抗型
D.紊亂型
9. 萌萌怕貓,當她看到青青和小貓起玩得很開心時,她對小貓的恐懼也降低了。從社會學習理論的視角看,這主要是哪種形式的學習?()
A. 替代強化
B. 自我強化
C. 操作性條件反射
D. 經典條件反射
10. 暫無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大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1. 簡述社區在幼兒園教育中的作用。
12. 簡述工具性攻擊和敵意性攻擊的異同。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20分)
13.試述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14. 材料:
教師為幼兒制作了一列“小火車”(見下圖),在每節本廂上分別貼了不同品種與數量的“水果”標簽,要求幼兒能按標簽投放“水果”。
雪兒看看標簽,然后往不同的車廂裝進與標簽品種一樣的“水果”,每節車廂都裝滿了“水果”。
莉莉看著標簽,并用手點數標簽上的“水果”,嘴里還念著數字,然后拿出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水果”放進車廂。
民民看看標簽,就取出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水果”放進車廂,然后看著車廂里的“水果”,自言自語道:“嗯,都放對了。”
問題:
(1)根據上述三位幼兒各自的表現分析其數學能力發展的水平。(15分)
(2)該材料對教育的啟示是什么? (5分)
15. 材料:
中班角色游戲中,有幼兒提出要玩“打仗“游戲,他們在材料柜里翻出好久不動的玩具吹風機當“手槍”、仿真型燈箱當“大地”,“噠噠噠”地打起來,玩得不亦樂乎,李老師看到此情景非常著急,連忙阻止:“這是理發店的工具,不能這樣玩。”
問題:
(1)李老師的阻止行為是否合適?(2分)請說明理由。(10分)
(2)如果你是李老師,你會怎么做? (8分)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共30分)
16. 為適應孩子幼兒園生活,以“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為主題設計3個子活動:1. 該主題的總目標;2. 以一個子活動為主,寫出名稱,目標,準備,主要內容;3. 寫出另兩個活動名稱和目標。
2020年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答案解析
1. D
解析:本題考查幼兒游戲的類型。規則游戲是指兒童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的、帶有競賽性質的游戲。題干中幼兒賽跑、下棋都是具有一定規則且帶有競賽性質的游戲,故此題選D。
2.C
解析:本題考查《幼兒園工作規程》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在體育方面: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促進心理健康,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C項訓練幼兒體育運動技能不符合幼兒體育的教育目標。故此題選C。
3.B
解析:具體形象思維,又稱表象思維,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來進行的思維。一般認為 2.5~3 歲是幼兒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轉化的關鍵年齡。三至六七歲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是具體形象思維。五歲幼兒的思維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有一定的發展,這時幼兒已能進行一些更加概括的思維和邏輯抽象的思維活動。大班幼兒的年齡是5~6歲,根據題干表述,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主要就是具體形象性。故此題選擇B選項。
4.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幼兒自我概念的發展。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所作所為的看法和態度,包括對自己的存在以及與周圍人或物的關系的意識。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監控。而自我認識中又包含了自我感覺、自我概念、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隨著兒童的成熟,他們形成了自我概念,即對自己的看法,包括自己的智力、人格、能力、性別角色和族群背景。題干中“我跑得快,我是個能干的好孩子,我會講故事,我是個男孩”等等這樣的語言正是幼兒自我認識中自我概念的體現。故此題選擇A選項。
5.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幼兒教育的發展。歐文于1816年在新拉納克廠開辦了一所幼兒學校——工人子弟學校。故本題選擇B。
6.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氣質特征。一個活動水平高的孩子愛動,總是喜歡跑去;相反,一個活動水平低的幼兒,不怎么跑動,可以安靜的坐很久。題干中幼兒跑來跑去,表現活躍是活動水平高的表現。故本題選擇D。
7.B
解析:本題考查有關移情的知識點。移情是指從他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移情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移情可以使幼兒擺脫自我中心,產生利他思想,從而導致親社會行為;二是移情引起兒童的情感共鳴,產生同情心和羞愧感。題干中冰冰邊擦眼淚邊安慰田田,與田田產生情感共鳴和同情心,是幼兒移情能力的體現。故此題選B。
8.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依戀類型。反抗型兒童遇到母親要離開之前,總顯得很警惕,有點大驚小怪。如果母親要離開他,他就會表現極度的反抗,但是與母親在一起時,又無法把母親作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這類兒童見到母親回來時就尋求與母親的接觸,但同時又反抗與母親接觸,甚至還有點發怒的樣子。故此題選C。
9.A
解析:本題考查班杜拉的社會認知理論。A選項替代強化是指學習者通過觀察他人行為所帶來的獎勵性后果而受到強化;B選項自我強化是指人能觀察自己的行為,并根據自己的標準進行判斷,由此強化或處罰自己;C、D選擇為干擾選項。萌萌看到青青和小貓一起玩得很開心會降低對貓的恐懼,屬于替代強化。故本題選A。
10.C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幼兒循環系統的特點。脈率就是心率,正常情況下,脈率跳動次數與心跳是一致的,而且跳動節律均勻。幼兒在活動前脈率為每分鐘90-110次,幼兒在運動時的脈率處在每分鐘140-150次之間,適量強度的運動后在每分鐘150-180次。題干中表明是幼兒運動時的脈率因此本題選擇C選項。
11.參考答案:幼兒園所在社區自然環境和社區生活氛圍、社區設施等,都是幼兒園可以利用的寶貴教育資源,因此,幼兒園要主動與社區合作,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積極發掘和利用社區的各種教育資源,與幼兒園的教育整合。
(1)帶兒童到社區開展教育活動,比如到社區散步和玩耍,感受社區文化,認識和關心周圍的人,參加社會實踐等,讓兒童作為社區的一分子,有社區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親密接觸,享受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
(2)幼兒園與社區資源共享,為社區服務
幼兒園可以采用“請進來”的形式,把社區力不同職業的人士適當適時地請到幼兒園來參與兒童教育,拓展兒童的生活和學習范圍,使他們的學習更加具有真實性。
(3)發揮幼兒園的教育優勢,為社區建設出力。幼兒園所具有的智力、人力、物力等資源優勢,在不干擾正常教育秩序的前提下,積極主動低根據社區的需要真心實意的與社區相互配合,實現合作共育。
12.參考答案:(1)工具性攻擊與敵意性攻擊,都屬于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其最大的特點是目的性,都是有目的的攻擊。
(2)不同在于工具性攻擊以物品為目的,幼兒階段的孩子主要的攻擊行為就是以搶玩具為主的工具性攻擊。
(3)而敵意性攻擊往往以人為目的,其目的在于打擊、傷害他人,如嘲笑、諷刺、毆打等。到了幼兒晚期,敵意性攻擊顯著多于工具性攻擊。
13.參考答案:
幼兒園班級管理要求協調好班級保教人員、幼兒及其他管理要素之間的關系,明確幼兒園班級管理的內容。按幼兒在園活動分類,幼兒園班級管理一般由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兩方面組成。其他管理工作服務于幼兒的生活、教育管理,具體內容如下:
1. 生活管理
包括班級生活常規管理、生活管理計劃與措施的實施,班級保教人員需履行生活管理的職責,如班級清潔、消毒、觀察幼兒生活行為,做好生活護理、各項規章制度的實施等,滿足幼兒生活的物質需要,為其提供良好生長的物質環境,并滿足幼兒的社會需要,促進幼兒適應社會。
2. 教育管理
包括教育常規管理、班級組織建設、班級制度建設、班級教學管理和活動管理等,幼兒園班級教育管理是班級保教人員最經常和最基本的管理工作,也是幼兒園各項管理工作的中心部分,能夠促進幼兒發展的全面性和平衡性。
3. 其他管理
幼兒園班級管理,除了著重進行生活教育管理外,還有許多與之相關的其他管理,如班級間交流管理、家庭教育管理、幼兒社區活動管理等,這些管理工作或彌補生活、教育管理中的不足,或加強了生活、教育管理的效果。
解析:本題答題要點在于班級管理包含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兩大類,能適當寫出部分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的內容即可。
14.參考答案:
(1)數學能力發展的水平:
兒童的數概念的形成,經歷:口頭數數→給物說數→按數取物→掌握數概念等四個階段。
《指南》中提到幼兒數學能力發展的目標,3~4歲的幼兒能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個以內的物體,能按數取物。材料中的雪兒是達到一一對應的能力水平,她一一對應標簽往車廂里裝一樣的水果體現了這一點;材料中的莉莉是按數取物的發展階段,她通過點數水果,念著數字最終拿出對應數量的水果體現了他還處于按數取物發展階段;材料中的明明是數概念形成的初級階段,他還處于對數的初步感知,通過抽象數字標簽來取出對應的水果放進車廂體現了這一點。
(2)教育啟示:
一、作為老師,應該要了解幼兒數概念的發展特點,熟悉《指南》《綱要》的要求,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
二、作為老師,要理解不同的幼兒可能處在不同的發展水平,要因材施教。
三、作為老師,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和游戲中的實際情境引導幼兒理解數概念。比如:結合生活需要和幼兒一起手口一致,點數物體,得出物體的總數;通過點數的方式,讓幼兒體會物體的數量不會因排列形式、空間位置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如鼓勵幼兒將一定數量的扣子,以不同的形式擺放,體會扣子數量是不變的。結合日常生活,為幼兒提供按數取物的機會,比如在游戲時請幼兒按要求拿出幾個球。
15.參考答案:
(1) 李老師的行為是不合適。
一、 違背了幼兒游戲的自主性。游戲是幼兒自主自愿的活動。應該讓幼兒自己來選擇和決定做什么游戲,材料中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游戲,提現了幼兒游戲的自主性的特點。但教師的阻止違背了這一點。
二、教師對于幼兒游戲的介入不合理。
1. 應在觀察的基礎上把握好介入時機,合適的介入時機,應是幼兒出現困難或問題時,而材料中的幼兒玩的很開心并不需要介入,教師的介入就不合理了。
2. 介入的角色不合理,支持性角色有舞臺管理者、共同游戲者、旁觀者等。而題干中李老師是以現實代言人的身份進行指導,容易影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想象,喪失游戲的興趣,選取了非支持性角色,因此也是不恰當的。
(2)教師指導幼兒游戲時一要尊重自主性。尊重幼兒游戲的意愿和興趣,尊重幼兒游戲的氛圍和游戲中的想象、探索、表現、創造。
以間接指導為主:
1. 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教師要善于利用幼兒園的各種活動,使幼兒每天有新的收獲,同時指導家長豐富兒童的生活經驗。
2. 觀察并合理參與幼兒游戲。觀察游戲與環境、游戲中的課程和教師及游戲中的兒童,在觀察的基礎上,參與幼兒的游戲。
3. 教師對幼兒游戲的介入。選擇支持性角色和正確的介入時機,注意分層指導和及時退出,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和信心。
16.參考答案:
主題活動:《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主題活動目標:
1. 認識幼兒園,了解幼兒園的環境;
2. 可以積極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3. 喜歡上幼兒園,體驗幼兒園生活的樂趣。
子活動一:小班語言《我愛上幼兒園》
(一) 活動目標:
1. 了解幼兒園的環境;
2. 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圖片的內容,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 樂于分享自己對幼兒園的喜愛之情。
(二) 活動準備:
《果果愛上幼兒園》的故事音頻、幼兒園的環境圖片。
(三) 活動過程
1. 故事導入 教師播放《果果愛上幼兒園》的故事音頻,引出課題我愛上幼兒園。
2. 觀察圖片,熟悉幼兒園的環境 幼兒觀察幼兒園環境的圖片
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他們在做什么?這是哪里?
教師適時幫助,引導幼兒用簡單句回答。
3. 幼兒大膽交流 教師鼓勵,請個別幼兒大膽說說自己對幼兒園的想法,激發幼兒對幼兒園的喜愛之情。
(四) 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幼兒園進行游園活動,加深幼兒對幼兒園的了解與喜愛。
子活動二:小班音樂《我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1. 理解《我上幼兒園》歌詞內容;
2. 能用自然聲音歌唱,并可以隨音樂做動作;
3. 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子活動三:小班社會《我愛我的幼兒園》
1. 了解幼兒園的環境,知道本班的位置;
2. 嘗試用語言大膽的說說幼兒園的生活;
3. 體驗在幼兒園生活的快樂。
以上就是2020年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真題與答案解析的全部內容,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教師資格證的資訊,比如教師資格證考試往年真題等等,掃描下方或者右側二維碼關注廣東教師資格網,祝大家教資考試順利通過。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