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設計
- 時間:
- 2020-12-31 14:25:20
- 作者:
- 蔡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注意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善于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學會用物理知識來描述生活中聲現象。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發聲的物體在振動,且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難點】
摩擦力的方向時阻礙相對運動的方向。引導學生觀察、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以及解釋生活中的聲傳播現象。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媒體播放:海濤聲、砂輪與工件的摩擦聲、優美的歌聲、琴聲、鑼鼓聲、神奇的超聲波、電鈴聲、鋼琴曲片段、工廠的電焊聲、叢林中的鳥語、夏日的蟬聲、瀑布聲等。
讓學生思考: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們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人耳的?為什么會有各種各樣、千差萬別的聲音呢?
導入課題:我們聽到的如此優美的樂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豐富多彩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又是怎樣傳播的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環節二:建立概念
【活動體驗-聲音產生】
增強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參與以下兩個小實驗,觀察實驗現象:
1. 撥動張緊的橡皮筋,觀察橡皮筋的變化?
2. 邊說話邊用手摸頸前喉頭部分,體會收的感覺?
3. 用手壓住直尺的一端在桌面上,撥打另一端的直尺,觀察變化?
4. 撥動音叉,觀察變化?
學生分享交流實驗的體驗。教師指明方向:聲音產生前后物體的變化。
【學生討論】
討論思考聲音產生有什么條件?
學生分為兩人小組,5min時間討論這個問題,教師巡視給出點撥指導,之后請各小組代表發言,師生總結聲音產生的概念。
【歸納總結】
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
【活動體驗-聲音傳播】
增強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參與以下兩個小實驗,觀察實驗現象:
1. 將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注意聲音的變化;在將空氣逐漸放回,注意聲音的變化?
2. 一個同學輕敲桌子一端(不要使附近的同學聽到敲擊聲),另一個同學堵住一個耳朵,另一個耳朵貼在桌子上,看能否聽到聲音?
學生分享交流實驗的體驗。教師指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學生討論】
討論思考聲音傳播有什么條件?
學生分為兩人小組,5min時間討論這個問題,教師巡視給出點撥指導,之后請各小組代表發言,師生總結聲音傳播的相關概念。
【歸納總結】
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介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
環節三:深化概念
【概念特征】
回顧之前學習的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引領學生思考回答:
(1)如何使物體停止發聲? →物體停止振動。
(2)聲音傳播需要哪些介質? →介質包括固體、液體和氣體,真空不傳聲。
補充說明:雖然不同的介質都可以傳聲,但聲音在不同物體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固體最快,氣體最慢且以聲波形式傳播。
環節四:鞏固提高
【概念應用】
1. 你還能舉出其他的生活中的事例嗎?
【例題講解】
1.以下幾個實驗現象,能說明聲音產生的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鐘罩內的電鈴正在發聲,把玻璃鐘罩內的空氣抽出一些后,鈴聲明顯減弱
B.把正在發聲的收音機密封在塑料袋內,然后放入水中,人們仍能聽到收音機發出的聲音
C.拉小提琴時,琴弦的松緊程度不同,發出的聲音不相同
D.撥動吉他的琴弦發出聲音時,放在弦上的小紙片會被琴弦彈開
拓展:本題可以在學生識別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考查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如:請設計一個實驗,驗證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環節五:小結作業
1.教師引領學生回顧本節課學到了什么,對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有怎樣的認識。
2.回家再觀察生活中還有那些聲音產生和傳播的例子,下節課分享。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