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廣東教師資格證必看的18個知識點
- 時間:
- 2021-04-01 15:50:49
- 作者:
- 李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教師資格證考試相對于高考來說雖然容易很多,但是也是需要去記知識點的,下面廣東教師資格網給各位考生帶來了一部分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1、孟子 VS 荀子
孟子:性善論,內發論(個體身心發展的誘因)。
荀子:性惡論,外鑠論(個體身心發展的誘因)。
2、培根 VS 夸美紐斯
培根:首次提出教育學應該作為一門獨立學科。
夸美紐斯:著作《大教學論》標志著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口訣:培根首提出,夸美來實現
3、盧梭 VS 杜威
盧梭:第一次發現兒童。
杜威:以兒童為中心。
4、夸美紐斯 VS 赫爾巴特
夸美紐斯:教育學之父,使教育學已經成為一門門獨立的學科。
赫爾巴特:現代教育學之父、科學教育學之父,使教育學成為一門規范而獨立的學科。
5、《學記》 VS 《論演說家的教育》
《學記》: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專著;2.“教育學的雛形”。
《論演說家的教育》:1.西方最早的教育專著;2.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學法的書。
6、課程計劃 VS 課程標準
課程計劃: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由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有關學校教育和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課程標準:國家根據課程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訂的有關某門學科的內容及其實施、評價的指導性文件。
7、學科課程 VS 活動課程
學科課程:代表人物為赫爾巴特和斯賓塞,主要是學習間接經驗。
活動課程:代表人物為杜威,主要是學習直接經驗。
8、不平衡性 VS 個體差異性
不平衡性: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各方面是有快有慢,有早有晚的,因此,在教育中要抓住關鍵期,適時而教。
個體差異性:群體和群體間不同,每個學生間也不同,因此,在教育中要因材施教。
9、壬寅學制 VS 癸卯學制
壬寅學制:我國最早頒布近代學校教育制度。
癸卯學制:我國最早實施的近代學校教育制度。
10、遺傳 VS 個體主觀能動性 VS 學校教育
遺傳:人的身心發展前提和基礎。
個體主觀能動性:促進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
11、顯性課程 VS 隱形課程
顯性課程:以直接、明顯的方式呈現,主要特征之一是有計劃性,最典型的為課程表里的課程。
隱性課程:形成學生的非正式學習的各個要素,如學校的物質環境、風氣、制度、人際關系等。
12、舊三中心 VS 新三中心
舊三中心:“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提出者為赫爾巴特。
新三中心:“兒童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提出者為杜威。
13、有意注意 VS 有意后注意
有意注意:也稱隨意注意,是有預先目的、必要時需要意志努力、主動地對一定事物所發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也稱隨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覺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4、懲罰 VS 負強化
懲罰:給予一個厭惡刺激從而減少行為發生的頻率,考試不及格,挨批評。
負強化:擺脫厭惡刺激從而增加行為發生的頻率,如避免受懲罰,不闖紅燈遵守交通規則。
15、泛化 VS 分化
泛化:對類似刺激作出相同反應,如小孩子害怕打針,一看到白衣服就害怕。
分化:辨別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如怕狗,但是只怕藏獒之類可能會咬人的狗。
16、思維定勢 VS 功能固著
思維定勢:堅持使用原有已證明有效的方法解決新問題的心理傾向。如,一個桌子有4個角,砍去1個角,一般人會認為還剩三個角。
功能固著:人們在知覺一個物體時,傾向于只從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認識它。如,叉子一般用來吃面,很少有人想到它還可以用來切水果。
17、診斷性評價 VS 形成性評價 VS 總結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教學前,對學生現有知識水平能力發展的評價。
形成性評價:教學中, 確定學生的學習效果,口頭提問、小測驗、課堂提問。
總結性評價:教學后,檢驗學習結果、評定學習成績,期末考試、期中考試。
18、演示法 VS 實驗法
演示法:主體是老師,老師演示。
實驗法:主體是學生,學生做實驗。
以上就是“2021廣東教師資格證必看的18個知識點”的全部內容,關注廣東教師資格網(www.series60v3.com)了解更多廣東省教師資格證信息,如報考條件、報名時間、報名入口,考試科目和考試時間、準考證打印、普通話成績查詢、資格認定時間以及深圳教師資格、廣州教師資格等地區相關內容。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