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22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防疫須知
- 時間:
- 2022-05-12 09:30:42
- 作者:
- 紀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一、再次明確強調,考生須有考前14天自我健康觀察,并如實填寫的考前14天個人健康狀況監測表,在進入考場前提交給考點相關工作人員。
二、考前14天內無市外旅居史(或有市外旅居史,但無本土陽性感染者或確診病例報告的地市旅居史),粵康碼為綠碼的考生,參加考試須遵守以下規定:在本人考試入場時,需出示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否則不得參加考試。
溫馨提醒:請考生合理安排好核酸檢測時間,避免“已采集核酸,但考試當天未出結果”的情況發生。由于接種疫苗48小時后才能做核酸檢測,為避免考試當天發生考生不能出具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情況,建議考生提前或考后接種疫苗。
三、考前14天內有市外旅居史,考試當天粵康碼為綠碼、行程卡帶星號的考生(不含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區來惠或返惠的考生),參加考試須遵守以下規定:須提供考前3天內2次(2次間隔時間需超過24小時)惠州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否則不得參加考試。
四、考試當天,所有進入考試封閉區域的考生,至少提前40鐘到達考點,進入考點時要聽從現場工作人員指揮,保持安全距離,按規定出示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及當天更新的動態粵康碼和行程卡,提交健康狀況監測表(考試入場前提交至考點工作人員),并進行體溫檢測和進行場所通行打卡(掃考點學校的場所碼)。
五、考生符合以下任一情形的,均不得參加考試:
(一)屬于正處于隔離醫學觀察治療或集中隔離觀察期的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復檢陽性人員、無癥狀感染者,以及隔離期未滿的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
(二)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有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副省級城市和地級市的區、縣級市,直轄市的街道)旅居史、有中風險地區(或經評估需參照中風險地區管理的)所在鄉、鎮、街道(直轄市的社區)旅居史,根據惠州市防疫政策規定,須實行集中隔離14天或居家隔離14天健康管理措施的;
(三)考試前7天內曾賦黃碼須居家健康監測的;
(四)考試當天粵康碼為紅碼或黃碼的;
(五)不能提供考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
(六)現場測量體溫不正常(體溫≥37.3℃),在臨時觀察區適當休息后,再次測量體溫仍然不正常的;
(七)有不符合考點屬地疫情防控政策相關要求的;
(八)其他情況由現場衛生防疫人員研判后認定為不能夠參加考試的。
六、所有考生到達考點須佩戴一次性醫用或以上級別口罩,考試結束后,考生要按考點工作人員的指令保持安全間距,有序離場。
七、考生保證自己提交和現場出示的所有防疫材料(信息)均真實、有效,積極配合和服從考試防疫相關檢查監測,無隱瞞或謊報旅居史、接觸史、健康狀況等疫情防控信息。如違反相關規定,須承擔相關責任,接受相應處理。
八、考試疫情防控實行屬地管理。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我市疫情防控政策可能調整,考生考前須密切關注惠州市最新疫情防控政策。惠州考區的有關情況須關注惠州市教育局官網及“惠州教育”微信公眾號,提前做好考前準備,確保安全順利參加面試。
九、考生已報考2022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但因疫情防控要求而發生前述情形而未能參加考試的,提供的相關有效佐證材料經核實確認,考生可申請退費及筆試有效期延長半年,咨詢電話:0752-2261072。郵箱:hzjszg@huizhou.gov.cn。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