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教育局舉辦廣東省基礎教育研究實驗基地學校經驗交流暨義務教育階段校本課程研討活動
- 時間:
- 2019-05-14 15:29:41
- 作者:
- 張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為加強我市廣東省基礎教育研究實驗基地學校的組織管理和研究指導,及時總結實驗基地學校研究進展和階段性成果,發現和解決問題,進一步促進各實驗基地學校之間的溝通交流,助推新時代基礎教育科研協同創新,促進優秀研究成果向實踐轉化,2019年4月30日,由市教育局主辦的廣東省基礎教育研究實驗基地學校經驗交流暨義務教育階段校本課程研討活動在順德區西山小學隆重舉行。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袁濟喜教授、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室謝紹熺主任、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室黃志紅副主任、佛山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舒悅博士、順德區教育局、大良街道教育局相關領導、各廣東省基礎教育研究實驗基地學校(義務教育階段)教科研負責人、相關項目負責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科研負責人及骨干教師代表約200多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上午議程是活動承辦學校順德區西山小學進行國學微課綜合展演、國學課堂展示、書法課程簡介與觀摩課說課,并作綠色生態課程經驗介紹。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室謝紹熺主任點評并作《義務教育階段校本課程的建設》輔導報告,他強調了校本課程建設是學校特色發展的必經之路,是學生個性發展的迫切需要,并高度贊揚了我市基地學校營造了深厚的校本課程創新發展的文化氛圍,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充分發揮了校本課程的育人功能,值得借鑒學習。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袁濟喜教授點評并作《傳統文化如何深入》的國學講座。袁教授從“童子雕琢,必先雅制”引入,強調國學經典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性,作為教育工作者對于傳統文化需要鑒別與分析其中的精華與糟粕。他高度評價了我市實驗基地學校的國學經典教育,能充分考慮學段特征、地區特色、學校定位,讓國學經典潤澤每一位學生的心靈。
上午議程結束后,參會人員觀摩了各廣東省基礎教育研究實驗基地學校以展板及攤位的形式展示的校本課程建設成果,及西山小學粵曲、科技創客、智能創客、農業創客、夢想等微課現場展示和足球、乒乓球、合唱等社團現場展示。
下午議程是先進案例學校佛山市啟聰學校、禪城區張槎中心小學和南海實驗中學分別作了校本課程的經驗介紹。最后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室黃志紅副主任作了《學校課程建設與校本課程開發》輔導報告,她指出做好校本課程建設關鍵在三點,一是體系建設要結構化,二是方案、綱要撰寫要規范,三是開發校本教材要體例化。
專家們認為,我市廣東省基礎教育研究實驗基地學校能緊緊圍繞先進的教育理念,立德樹人,以人為本,開拓創新,校本課程豐富多元,有聲有色,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探究型課程全面開花,每個課程都有規范的課程方案、課程綱要,在實施時做到有綱有本,條理規范,細化精準,是一個很好的示范引領。“佛山市的省實驗基地學校的校本課程建設不但走在廣東省前列,也可以說是走在全國的前列!”
本次活動,緊扣新時代基礎教育現代化主題,以科研力量助推基礎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展示的校本課程優秀成果,充分體現了各校的辦學特色,起到了深遠的輻射作用。參會人員紛紛表示活動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專家輔導暨宏觀又接地氣,活動成效顯著。
佛山市共27所學校被評為“廣東省基礎教育研究實驗基地學校”,我市實驗基地學校數量在各地級市名列全省第一。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