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關于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
- 時間:
- 2021-06-28 16:24:09
- 作者:
- 婁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為深入貫徹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糾正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等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幼兒園“小學化”現象,推進幼兒園科學保教,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及《廣東省教育廳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方案》要求,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遵循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糾正“小學化”傾向。通過自查摸排、全面整改和專項督查,推動全市幼兒園保教工作者樹立科學保教觀念,提升專業素養,提高幼兒園科學保教水平,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二、治理任務
(一)修正幼兒園偏頗的教育理念。對于在幼兒園發展規劃、各項教育計劃和招生宣傳中以“雙語”、“識字”等為特色,以掌握漢字、計算、英語等拼寫讀算的知識點、知識量為主要目標的,要堅決予以糾正。幼兒園要嚴格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引導教師和家長理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樹立科學的教育觀與兒童發展觀,建立合理期望,重視生活與游戲的價值,著眼于促進兒童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制定符合國家要求的教育規劃及課程計劃。
(二)嚴禁幼兒園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對于在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以各種名義在幼兒園推銷幼兒教材和教輔材料,布置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幼兒園要結合兒童生活經驗和身心發展水平,以及幼兒園、社區和家庭的教育資源,以有利于學前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為前提,統籌選取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大領域的要素作為幼兒園日常教學內容。
(三)糾正幼兒園中的“小學化”教育方式。針對幼兒園以課堂集中授課方式為主組織安排一日活動,或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強化訓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要引導幼兒園園長、教師及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靈活運用集體、小組、個別活動的形式,科學安排兒童一日生活,重視一日生活中各環節的教育價值,促進兒童通過親身體驗、直接感知、實踐操作等方式進行學習與探究。
(四)整治幼兒園中的“小學化”教育環境。對于未按規定創設多種活動區域(區角),未提供充足玩教具、游戲材料和圖書,缺乏激發兒童自主游戲、強健體魄的教育環境的幼兒園,要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創設開放的、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并配備適合兒童年齡特點的玩教具、游戲材料,提供安全的、豐富的、有價值的、利于兒童自主發展的學習、生活和教育環境。不得在幼兒園發布商業廣告及變相開展商業活動。
(五)解決教師專業資質能力問題。對尚未足額配備教職工,專任教師未取得教師資格證的幼兒園,要督促其限期整改。對于園長及教師不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不適應科學保教需要,習慣于“小學化”教學,不善于按照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組織開展游戲活動的,要通過開展專項培訓、組織專題教研活動、定期交流學習等方式,進一步提高政策水平、專業素養及崗位工作能力。
(六)堅持小學零起點教學。對于小學起始年級未按國家課標規定實施零起點教學、壓縮課時、超前超標教學,以及在招生入學中對新生組織小學內容的知識能力測試,或以兒童參加有關競賽成績及證書作為招生依據的,要堅決責成學校予以糾正,并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小學要與幼兒園進行雙向銜接,為小一入學新生做好過渡與適應準備。
(七)嚴禁社會培訓機構超前教學。對各培訓機構面向學齡前兒童,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的,必須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范。培訓機構不得使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忽視兒童成長規律、強調學業競爭與壓力的宣傳用語誤導家長。
(八)杜絕幼兒園巧立名目亂收費。嚴禁幼兒園利用幼兒正常在園時間及延時托管時間,以聘請專職教師或委托第三方機構的方式開設實驗班、特色班、興趣班等另外收取費用(包括通過家委會或第三方機構等其他渠道收取費用)。嚴禁幼兒園以開展實驗班、特色班、興趣班、國際課程、雙語教學等為由擅自設立兩種或以上的保教費標準。嚴禁幼兒園不按收費公示項目及標準收費。幼兒園應自覺糾正收費不規范行為,公辦幼兒園應發揮在規范辦學、科學保教、隊伍建設等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
三、治理步驟
專項治理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第一階段:全面部署。各區(新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本區價格管理部門,認真制定治理方案,明確工作要求,于2018年11月底前啟動專項治理工作。
(二)第二階段:自查與摸排。幼兒園、小學、培訓機構按要求進行自查,各區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抽查和摸排,報市場監管部門查處違規收費行為,市教育局會同有關部門隨機抽檢,于2019年1月底完成。
(三)第三階段:全面整改。根據自查和摸排的情況,堅持邊查邊改、及時整改,堅決糾正“小學化”傾向的各種錯誤行為。總體整改工作于2019年4月20日前完成,各區于4月25日前將“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情況報告報送市教育局。
(四)第四階段:專項督查。迎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及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和省教育廳組織的聯合專項督查,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務必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制訂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分階段做好工作部署、自查摸排、整改等工作,強化幼兒園主體責任,明確工作目標,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如期完成治理任務。
(二)強化園長教師培訓。各區要認真制定幼兒園教師專項培訓方案,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在現有師資培訓體系的基礎上,多種方式加強新教師入職培訓、師德師風和小學化整治等專題培訓。完善區域教研和園本教研制度,定期組織專題研討活動,確保園長和教師得到經常性的業務指導,切實提高科學保教能力。對于教育價值觀及教學中有明顯問題且引起不良社會反響的幼兒園,要對園長及教師進行專項輔導,并指派專人負責跟進落實。
(三)健全長效機制。各區要認真落實掛牌責任督學制度,把糾正“小學化”問題作為定期督導的重要內容。將“小學化”專項治理納入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年檢等工作的重點內容。對辦學行為不規范、存在“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小學及社會培訓機構要責令限期整改,對問題頻發、社會反映強烈的,實行年檢一票否決,并嚴肅追究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對巧立名目擅自收取費用行為予以嚴肅處理。
(四)接受社會監督。幼兒園要通過家長會、家訪、講座等形式,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公布專門舉報監督電話和信箱,自覺接受家長和社會監督。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宣傳科學育兒理念,為廣大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