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談談你對“教師期望效應”的理解
- 時間:
- 2021-03-08 10:08:12
- 作者:
- 蔡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參考答案】
教師期望效應是一種情感效應,即教師對某個學生形成一定的期望,并針對期望做出一定的沖刺,促使該學生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發展,而最終使預言成為現實。調查表明,學生的智力、情感、個性等發展與教師對其關注程度成正比關系。
首先,教師期望效應具有激勵作用。教師采用激勵方式誘導學生產生內在驅動力,這樣可以把教師的教學要求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從而使學生獲得主動的發展。
其次,教師期望效應具有調整作用。當教師的期望與學生的思想認識達到同一頻率時,師生之間就會產生認識、情感、思維等方面的共鳴。因此,教師期望效應具有調節師生之間關系的作用。
再次,教師期望效應具有轉化作用。教師期望需要教師關注、尊重、理解并相信每一位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轉變以往教育觀念,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從而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最后,教師期望效應具有支援性作用。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表現出苦悶和急躁,對學習喪失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給予學生以心理支援,幫助學生走出困境。
在實際教學應用中,教師切不可對學生期望過高,拔苗助長;或者是期望過低,打消學生的積極性。教師的期望目標必須遵循適度性原則,即期望目標為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是學生相對較容易達成的目標,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