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必備的八大教學原則
- 時間:
- 2021-03-05 10:08:19
- 作者:
- 蔡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1.直觀性原則
概念: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
基本要求: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觀點:夸美紐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過事物本身來學習,應該盡可能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圖像呈現給學生。
荀子:“不聞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
烏申斯基也指出,兒童是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
直觀手段:實物直觀、模像直觀、言語直觀。
2.鞏固性原則
概念: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能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以利知識技能的運用。
基本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礎上鞏固。②重視組織各種復習。③在擴充改組和運用知識中積極鞏固。
觀點:孔子: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烏申斯基:復習是學習之母。
3.啟發性原則
概念: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本要求: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②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惟能力。③讓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④發揚教學民主。
觀點: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記》: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蘇格拉底:助產術;第斯多惠: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叫人發現真理。
4.因材施教原則
概念: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
基本要求:①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教學。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5.循序漸進原則
概念: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基本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統性進行教學。②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③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
觀點:《學記》:“學不躐等”“不陵節而施”
6.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概念: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會用、學以致用。
基本要求:①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系實際。②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③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④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7.量力性原則(又稱可接受性原則)
概念:指教學的內容、方法、分量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是他們能夠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他們經過努力才能掌握的,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觀點: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而如從事焉”
8.思想性與科學性統一原則
概念: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原則是指教學中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知識,同時結合知識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基本要求:①教師要保證教學的科學性;②發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③要重視補充有價值的資料、事例或錄像;④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思想修養。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