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十四部門對職業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作出部署
- 時間:
- 2019-11-18 15:32:20
- 作者:
- 朱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為貫徹落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有關部署,推動職業院校面向社會廣泛開展培訓,服務擴大就業,教育部等14家部門聯合印發了《職業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 促進就業創業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針對當前職業院校面向社會開展職業培訓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推動職業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的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強調要充分發揮職業教育資源優勢,增強院校和教師主動性,調動參訓人員積極性,面向全體勞動者特別是重點人群及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領域開展大規模、高質量的職業培訓,加快形成學歷教育與培訓并舉并重的辦學格局,為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提供有力支持。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使職業院校成為就業創業培訓的重要陣地,職業院校年承擔補貼性培訓達到較大規模,開展各類職業培訓年均達到5000萬人次以上,重點培育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的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一大批培訓資源庫和典型培訓項目,培養一大批能夠同時承擔學歷教育和培訓任務的教師。
《行動計劃》重點從廣泛開展企業職工技能培訓、積極開展面向重點人群的就業創業培訓、大力開展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做好職業指導和就業服務、推進培訓資源建設和模式改革、加強培訓師資隊伍建設、支持多方合作共建培訓實訓基地、完善職業院校開展培訓的激勵政策、健全參訓人員的支持鼓勵政策和建立培訓評價與考核機制等十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行動措施。
《行動計劃》從三個方面提出行動要求,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地相關部門要積極支持職業院校承擔本部門(行業)及相關領域的培訓項目,職業院校要把開展培訓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二是強化實施管理,各地要確定時間表和任務書,建立行動計劃進展情況上報制度,教育部組織編制年度報告,定期向社會發布;三是注重宣傳引導,各地和各職業院校要加大對培訓工作的宣傳力度,幫助企業、勞動者了解熟悉政策,用足用好政策。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