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考點:中學生心理問題
- 時間:
- 2021-07-19 10:30:10
- 作者:
- 蔡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心理問題的分類:
1.一般適應問題
人際關系,早戀,學習不良,升學壓力大等問題。
2.神經癥
一般常將主訴較多,特別是主訴與情緒因素有關而臨床上又查不到肯定的體征者診斷為神經癥。
包括:抑郁癥,恐懼癥,焦慮癥,強迫癥等。
3.嚴重精神疾病
(1)人格障礙,反社會性人格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沖動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等。
(2)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病里最嚴重的一種,是以基本個性改變,思維、情感、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標志。
產生幻覺,認知解離,行為怪異,偏執被害妄想,情感淡漠,情感倒錯,沒有求治的愿望。
一般適應問題:評估性會談
評估性會談是心理咨詢與輔導的基本方法。
除了運動一些具體的方法之外,輔導老師還會運用一些專業的技術。
傾聽
鼓勵
詢問
反映
澄清
面質
1.神經癥
焦慮性神經癥(簡稱焦慮癥),是以焦慮為主要特征的神經癥。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本癥分為驚恐障礙和廣泛性焦慮兩種形式。
驚恐發作:是以反復出現強烈的驚恐狀態,伴頻死感或失控感,可有嚴重的植物神經癥狀。
病人在1985年7月期末考試期間,突然發生原因不明的恐懼害怕,心慌,心率達每分鐘100次以上,為時10余分鐘即消失。以后又發作10余次,時間地點均無規律可循。
同年8月到商場購物,又突然產生莫名其妙的恐懼、緊張。渾身顫抖,同時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胸部壓迫感,感到他自己"不行了","快要死了","快要瘋了"半小時后上述表現消失。1周2~3次。每次發作皆無原因可查。發作持續30~60分鐘,最長一次1個多小時,不發作時恐懼感消失。
學生中常見的焦慮反應是考試焦慮。
學生焦慮癥產生的原因:(1)學校的統考和應試教育體制使學生缺乏內在自尊。(2)家長對子女期望過高。(3)學生的個性過于爭強好勝,缺乏對于失敗的耐受力等。
治療方法:
(1)采用肌肉放松,(2)藥物治療,(3)積極的正向自我對話,“我能應付這個考試”,“成績并不重要,學會才是重要的”,“無論考試的結果如何,都將不會是最后一次” 。
2.恐懼癥,對特定的無實際危害的事物和場景的非理性的懼怕。而且伴有明顯的焦慮及自主神經癥狀。患者明知恐懼情緒不合理、不必要,但卻無法控制,以致影響其正常活動。
分類:
社交恐懼,場所恐懼(廣場和幽閉),特定恐懼
中學生中社交恐怖癥較多見。
產生原因有:(1)直接經驗刺激。(2)性格過度依賴和內向。(3)對某些事物或情境的危險做出了不切實際的評估。
治療方法為:(1)系統脫敏法是治療恐怖癥的最常用方法。(2)改善人際關系,營造寬松、自由的氛圍,適當減輕當事人的壓力。(3)認知療法
3.強迫性行為和強迫性思維
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并存,強烈的沖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想要控制卻控制不住
強迫癥病人經常表現為強迫的意向。病人常為一種與當時意愿相反的意向所糾纏,明知不合理與不必要,卻無法擺脫,這是強迫意向。例如,一母親抱著小孩站在陽臺上出現將小孩扔下樓的想法。
原因:(1)社會心理原因。包括,學習過度緊張,家庭要求過于嚴格,學習困難,人際關系不良等。(2)個人原因。如,膽小怕事、優柔寡斷、偏執刻板。
治療方法:
(1)森田療法,采取“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態度
(2)行為主義療法,積極強化等方法
(3)認知療法。
4.抑郁癥
顯著而長久的心境低落。
表現:
一是情緒消極、悲傷、頹廢、淡漠,失去滿足感和生活的樂趣;
二是消極的認識傾向;(三無,無價值,無意義,無希望)
三是動機缺失;
四是軀體上疲勞、失眠、食欲不振等。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