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小學教師觀
- 時間:
- 2021-06-29 17:07:41
- 作者:
- 方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教師觀即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特點、責任、教師的角色以及科學履行職責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等方面的認識。它直接影響著人們對教師職業的社會地位、價值、特點、角色、責任、素質等問題的基本認識和觀點,教師觀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知識點,會考查單選題和主觀題。今天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部分內容。
中小學教師觀涉及兩部分內容:一是教師角色轉變,二是教師行為轉變。
(一)角色轉變: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
材料匹配角度:關鍵在于教師是怎么對待學生;
材料切入點:老師關注學習動機、注重人格養成。
2.從教學與課程關系來看,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材料匹配角度:關鍵在于教師是怎么處理教材;
材料切入點:老師靈活使用教材、補充教材內容、課程資源開發。
3.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材料匹配角度:關鍵是教師怎么處理實際教學問題;
材料切入點:老師查閱相關資料解決當前的教育問題。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材料匹配角度:關鍵是教師怎么對待校外教育;
材料切入點:老師帶領學生參加社區服務。
(二)教師行為轉變
1.在對待師生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
材料切入點:老師尊重、贊賞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對待后進生依然做到不拋棄、不放棄。
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材料切入點:老師不斷啟發學生自覺,引導學生學習。
3.教師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材料切入點:老師認識到自身或者是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探索或及時向他人請教。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材料切入點:老師加強與同事、家長等人之間的合作。
【材料】
多年來,徐老師一直堅持還課堂于學生。他安排的“課前五分鐘”深受好評。其做法是在每堂課的開始安排一名學生上臺演講,主要程序是:學生講述—大家評論—師生共同給出成績。此項活動讓學生得到了多方面的鍛煉。除了這項活動,徐老師鼓勵學生開展的自編課本劇活動、班級讀書交流活動、創辦文學刊物都收到了很好效果。
徐老師的教學方式別具一格。他嘗試過用分析討論法講議論文、用欣賞分析法講小說、用朗讀品味法講詩歌、用形象體會法講散文等。他重視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尤其是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變換教學思路,尋找最佳切入口。大家評價說:“徐老師玩轉了課堂!”
徐老師說,當老師要舍得“折騰”自己,為此,他每天梳理自己的課堂,寫教學日志。多年下來,他積累的教學日志多達二十多萬字,還被學校當作校本培訓的資料。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觀的角度,評析徐老師的教學行為。
【習題再現】
材料中徐老師的做法是正確的,貫徹了新課改所倡導的教師觀的理念。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來看,新課改倡導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對待學生要幫助、引導、尊重和贊賞。這要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現和探究能力,激發學生的潛能。材料中,徐老師設計了課前演講并共同評議、自編課本劇、班級讀書交流會等形式多樣的教學環節,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潛能真正體現了教帥要成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的要求。
(2)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和被動實施課程的做法﹐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材料中,徐老師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時俱進,重視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變換教學思路尋找新的切入口,玩轉課堂,讓自己的課程更加豐富多彩,符合建設者和開發者的要求。
(3)從教師與教學的關系來看,新課改倡導教師要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實踐者。這就需要教師不斷的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反思。材料中,材料中徐老師堅持每天梳理課堂,形成了二十多萬字的教學日志,體現了對待教學的深入研究,對待自己不斷反思,凸顯了新課改倡導教師要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實踐者的要求。
(4)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合作。這就要求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之間的教師要相互配合,齊心協力。材料中,徐老師將自己二十萬字的教學日志提供給全校老師借鑒,促進交流,共同進步,這正是團結合作的體現。
因此,徐老師的做法符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觀的要求,作為新時代的老師,我們都應該向徐老師學習,真正的看到學生的主體性,幫助、引導學生學習和發展,不斷的對自我和教育教學進行反思和研究。
以上就是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小學教師觀的全部內容,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教資考試的內容,比如廣東教師資格證常見問題等等,掃描下方或者右側二維碼關注我們廣東教師資格網,祝所有的考生教資考試順利通過。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