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一材料分析題歷年真題剖析
- 時間:
- 2018-08-21 11:15:33
- 作者:
- 吳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中學)試題材料分析題第30、31題真題剖析。
30.有一天,我請學生讀課文,只有四名學生舉手,我說:“楊萌你讀。”她大大方方地讀起來。等她坐下后,我說:“還有誰愿意讀?”一個舉手的都沒有了,是什么原因呢?
課后,我專門就這一現象與學生聊起來。一位學生說:“老師,您每堂課提問,總是先叫楊萌,我們這些無名小卒沒有她答得好,就不想回答了。”我恍然大悟,是啊,讓楊萌先回答問題已成習慣。她的語文功底好,回答問題準確嚴密、簡潔利落。
下午,我組織了一次“為老師出主意”的班會。大家暢所欲言,我詳細記錄大家的想法,收獲了好多方法。我還請大家通過打電話、發信息、發郵件等形式繼續給我提建議。(14分)
問題:
請結合材料,從學生觀的角度,評析“我”的教育行為。(14分)
參考答案:材料中“我”的行為踐行了“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促進了班級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第一,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材料中老師對待膽小的、內向的、說話不流暢的學生并沒有直接放棄,而是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相信他們能夠變好,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體現了這一學生觀。
第二,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有自身的獨特性,每個學生跟其他人都是不一樣的,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當針對學生的獨特性、差異性進行教育。材料中,教師針對不同學生采取區別化的方式來進行教育,尊重了學生的的獨特性,體現了這一觀點。
第三,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材料中老師嘗試學生參與教學,共同探索出了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體現了教師尊重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符合新課改的學生觀。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始終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把學生看成是一個獨立意義的人,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尊重學生自身的獨特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1.在一節語文公開課上,當我講到“一千萬萬顆行星”這句話時,班上最調皮的趙強同學突然陰陽怪氣地問到:“老師,‘萬萬’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面對聽課老師們關切的目光,我平靜地說:“大家都知道‘萬萬’等于‘億’,那么,這里為什么不用‘億’而用‘萬萬’呢?”全班同學馬上安靜下來,開始認真思考,并且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討論完后,我進行了分析和總結,最后我又問了一句:“請大家想想,今天這一‘額外’的收獲是怎么來的呢?大家要感謝誰呢?請讓我們用掌聲表達對他的謝意!”大家把目光轉向趙強同學,對他鼓起掌來,趙強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為了進一步了解趙強的情況,我決定進行家訪。他知道后,立刻緊張起來,他特意找到我,叫我千萬別向他爸媽告狀。因為從前的老師經常告他狀,事后他總免不了皮肉之苦,所以至今心有余悸。我安慰他:“不用擔心,我只是想更多地了解你。”那天,我在他家,他因為害怕,躲在房間不敢出來,但不時探出頭來想聽我講些什么。在他爸媽面前,我不但沒有告他的狀,反而夸獎他的進步。回到學校,他對我說:“老師,你真夠朋友,以后瞧我的!”此后,我經常在課后找機會針對他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輔導,還專門針對他的學習情況制定教學計劃。趙強很努力,在各方面都有了進步,像變了個人似的。
問題:
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我”的教育行為。(14分)
參考答案:材料中的“我”遵守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有利于促進學生進步。
(1)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教師要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材料中的趙強同學在課堂上突發奇問,引起了學生“哄堂大笑”,“我”并沒有因此而批評他,而是因勢利導,使課堂有了額外的守護,并且引導大家表示感謝,表明了“我”對學生的關心愛護,也表現出教師良好的教育機智;在“我”家訪時趙強又請求不要告狀,“我”尊重趙強,一改過去的家訪方式,對趙強進行鼓勵表揚,以此獲得學生的信任,以便更好的開展工作。都表明了“我”踐行了關愛學生的要求。
(2)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教師做到教書育人,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面對課堂上趙強的突發奇問,“我”瞬時引導,鼓勵學生勤于思考,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發散性思維;又引導學生對趙強表示感謝,以幫助趙強樹立自信心。從而促進了趙強和其他同學的全面發展。體現了“我”踐行了“教書育人”的要求。
(3)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教師做到愛崗敬業,勤懇敬業,對工作高度負責。材料中“我”積極進行家訪,以便了解學生,更好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體現了對工作的高度負責。總之,“我”在教育實踐中踐行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值得每位老師學習。
以上就是關于廣東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一材料分析題歷年真題剖析的全部內容,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廣東教師資格證相關資訊,如教師資格證報名時間、考試時間、報考條件、面試時間以及相關知識,敬請關注我廣東教師資格網。更多廣東教師資格證考試信息關注廣東教師資格網(www.series60v3.com)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