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備考資料:美術《裝飾小瓶罐》教學設計
- 時間:
- 2021-01-29 11:12:52
- 作者:
- 蔡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小瓶罐的透視規律,學會運用合適的紋樣對小瓶罐進行美化裝飾,進行一組瓶罐裝飾設計。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分析,認識圓面透視的規律,并結合實物探究在圓面小瓶罐上裝飾的方法,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裝飾紋樣的美感,感受設計的樂趣,感悟美術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影響。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認識圓面透視的規律,掌握小瓶罐的裝飾方法。
【難點】
對瓶子不同部分的橢圓形寬窄變化的處理以及設計的紋樣能夠符合圓面透視規律。
三、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課堂開始,教師舉行猜謎語活動,出示謎面:“長長脖子小小口,喝飽清水坐高樓,家中數它愛打扮,紅紅綠綠插滿頭。”學生爭相回答,得出謎底:花瓶。進而導入本課的課題《裝飾小瓶罐》。
活動二:描述分析
1.瓶罐組成部分
教師以小組為單位,發放各種花瓶、陶罐,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花瓶,并提問:
(1)瓶罐有什么造型?(高瘦、矮胖、細頸、大肚、有耳、無耳、敞口、收口……)
(2)不同造型的瓶罐有哪些共同組成部分?(瓶口、瓶頸、瓶身、瓶底)
2.瓶口、瓶底透視規律
(1)老師帶來的這些瓶罐的瓶口、瓶底有什么共同點?(圓口、圓底)
(2)分別從瓶罐上方、側面觀察,說說瓶口的形狀變化與觀察角度有什么關系?(俯視瓶口時是圓形,平視瓶口時是橢圓。)
(3)一個瓶子不同部分的橢圓形寬窄有變化嗎?有什么規律?
教師總結:觀察角度越大,看到的瓶口形面積也就越大,越接近圓形。觀察角度越小,看到的瓶口面積越小。這就是曲線透視規律,距視平線越近,圓形透視弧度越小,反之越大。
(4)3分鐘瓶罐透視小練習,畫瓶罐的瓶口、瓶頸、瓶底的三個橢圓形透視圖,掌握透視規律。
3.瓶罐紋樣
教師引導學生繼續欣賞瓶罐,提問:
(1)除了造型之外,瓶罐還有哪里地方吸引人?(裝飾圖案)
(2)瓶罐上的裝飾都用了哪些紋樣?(動物紋、植物紋、水波紋、幾何紋……)
(3)不同部位的紋樣是一樣的嗎?(不一樣)
(4)紋樣具有什么特點?(瓶身紋樣較大,可以是獨立的圖案,瓶頸與瓶底往往采用連續紋樣。)
4.紋樣透視規律
引導學生從正面觀察花瓶,看看花瓶中間紋樣與將要轉過去的部分即兩側的紋樣有何不同?(花瓶中間紋樣舒展適當,兩邊紋樣變窄,花紋線條符合圓面透視規律。)
活動三:示范講解
教師示范裝飾花瓶的步驟:
1.設計瓶罐造型;
2.畫瓶罐透視;
3.設計適合的紋樣。
活動四:實踐展評
1.實踐練習
教師布置課堂作業:畫一組瓶罐,并為其設計紋樣進行裝飾。
學生開始動手練習,教師課堂內巡回指導,提醒學生注意瓶罐的透視變化和裝飾紋樣與瓶身透視的貼合。
2.展示評價
教師鼓勵學生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通過學生自評和互評的方式,引導學生對作品的裝飾紋樣和透視規律等方面進行評價,最后教師進行總結性評價。
活動五:小結作業
課后請學生搜集查閱資料,了解其它透視規律并嘗試創作。
以上就是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備考資料:美術《裝飾小瓶罐》教學設計的全部內容,想獲取更多關于廣東教師資格考試的相關資訊,如2021年廣東教師資格證考試面試具體考什么,是什么評分標準,要注意哪些方面,敬請關注廣東教師資格網或掃描右下側二維碼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的教資信息!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