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資格證:兒童觀
- 時間:
- 2021-04-01 14:11:24
- 作者:
- 蔡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1. 幼兒是發展中的人,要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幼兒
幼兒是發展中的人是指幼兒有發展的潛能和發展的需要,幼兒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發展的過程。幼兒不同于成人,正處于發展之中,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認知方式、成長特點,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和被塑造與自我 塑造的潛力,人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認識和看待幼兒。
(1)幼兒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把握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幼兒發展的規律性主要體現在身心發展上,不同階段的幼兒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教育者是主導性的因素。作為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教師依據 幼兒教育目的,采用適當的教育手段,創設必要的教育環境,調控幼兒和整個教育過程,從而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使其達到預期的目的。
①身心發展具有方向性和順序性正常情況下,幼兒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順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會逆向發展,按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進行。
②身心發展具有連續性和階段性幼兒心理的發展是一個不斷的矛盾運動過程,是一個不斷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幼兒心理發展的連續性表現在:先前的較低級的發展是后來較高級的發展的前提。幼兒心理時刻都在發生量的變化,隨著量變的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變”,從而使幼兒心理發展呈現出“階段性”。
③身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 人的發展不是等速的,學前期和青春期是發展的兩大加速期。在學前期的不同時間內,幼兒的發展速度也不同。幼兒年齡越小,發展的速度就越快,這是學前期幼兒心理發展的規律。關鍵期和危機期是發展 不平衡的表現。幼兒各種心理機能的發展有一個最佳年齡段,稱之為“關鍵期”。如果在這個最佳年齡段為 幼兒供適當的條件,就會有效促進這方面的發展,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期,將來就很難彌補。兒童在某些特定 的年齡時期,心理常常發生紊亂,表現出各種否定和抗拒的行為,稱之為“危機期”。另外,學前兒童心理活 動各個方面的發展也不平衡。
④個體發展的差異性 個別差異性是指在幼兒發展具有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個幼兒的身心發展,在表現形式、內容和水平方面,都具有獨特之處。這一特征也是實行因材施教“、長善救失”教育原則的基礎。
(2)幼兒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
幼兒的發展潛能極大,教師應當把幼兒看作是發展過程中的客觀存在,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幼兒,倡導對幼兒進行形成性評價。
(3)幼兒是處于發展初期的幼稚個體。幼兒身心的發展速度極快,變化很大,因而具有未定型性。幼兒身心的各方面都是可以改變的。教師不能以靜止的觀點看待幼兒現有的身心特點和水平,而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幼兒的身心發展盡管很快,但畢竟還處在人生發展的初期,因此具有幼稚性。幼兒身心的各個方面都非常不完善,極易受到傷害。因此,幼兒教師應努力地呵護、照料和關心他們。
(4)幼兒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幼兒機體的各個部分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幼兒心理的各個方面也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幼兒的生理和心理是完整和諧地發展。因此,幼兒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其在身體、認知、品德、情感、個性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2. 幼兒是獨特的人
(1)幼兒是一個完整的人 幼兒是一個完整的人,是有著豐富個性的人。在教育活動中,作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幼兒,不僅具備智慧和人格力量,而且體驗著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幼兒作為完整的人來對待,就必須還幼兒完整的生活世 界,給予幼兒全面發展個性力量的時間與空間。
(2)幼兒是獨一無二的人 由于遺傳、環境、教育等方面的影響,每個幼兒身心發展的速度都各不相同,其身心素質的組合特征也不同。每個幼兒與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風格等都不同,都有其優勢領域和劣勢領域。教師應當將幼兒看 成獨特的個體,因材施教,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3. 幼兒作為學習的主體,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教育對象
幼兒是受教育的對象,幼兒在受教育過程中并不是對教師完全盲從,而是具有在教育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現代教育觀強調幼兒既是教育的客體,也是實施教育的對象,同時也是教育的主體。
4. 幼兒是權利的主體
(1)幼兒作為權利主體擁有權利,并且和成人一樣,彼此平等,具有相同的價值。 幼兒是權利主體,意味著把幼兒看做與成人人格平等、具有相同的社會地位、享有基本人權的積極主動的、人格獨立的人,是擁有權利并能行使自己權利的自由主體。
(2)幼兒作為權利主體的特殊性 幼兒和成人一樣平等地擁有法律保護的權利。但是,幼兒畢竟是發展中的人,身心處于發育成熟的過程中,與成人相比,在體力、心理上都處于弱勢,這決定了幼兒作為權利主體的特殊性。
①幼兒權利的行使需要社會的教育和保護 幼兒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基礎,盡管幼兒群體不直接參與社會生產,但幼兒仍是社會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在精神上和物質上應給予幼兒特殊的照顧和法律保護。
②幼兒作為權利主體擁有權利,但不連帶與成人一樣的責任和義務 幼兒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不僅需要特殊的法律保護,而且他們只能在未來才能履行法律上的義務。社會和成人不僅要承認幼兒的權利,而且要保護幼兒權利的實現。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