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教師招聘筆試真題:《教育理論綜合》練習題
- 時間:
- 2023-12-27 13:48:42
- 作者:
- 徐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單選題】
1.在現代教育思潮中,( )主張教育應該以“改造社會”為目標,教學以社會問題為中心,重視培養“社會一致”的精神。
A.要素主義教育 B.改造主義教育 C.永恒主義教育 D.存在主義教育
2.因德育目標和內容不同,德育方法也會不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說明了德育基本方法中( )的重要作用。
A.榜樣示范法 C.實踐鍛煉法 B.陶冶法 D.品德評價法
3.“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體現“朱子讀書法”中的( )
A.居敬持志 B.熟讀精思 C.著緊用力 D.切己體察
4.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發展智力,而不注重學科內容的實用意義的理論是( )。
A.傳統教育論 B.發生認識論 C.形式教育論 D.實質教育論
5.李老師想測量小學六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卻誤拿了一套小學四年級的數學試卷給學生測驗,由此我們判斷,該測驗的( )不高。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分度
6.對于自發的、原本就有興趣的學習任務,外部物質獎勵往往會降低個體的內在學習動機。這一現象被稱為( )。
A.羅森塔爾效應 B.期望效應 C.德西效應 D.蔡格尼克效應
7.對“植物、動物”等具體概念的理解影響著對“生物”這一概念的掌握;“角”這個概念的掌握對“直角、銳角”等概念的學習有一定的影響。這種遷移屬于( )。
A.水平遷移 B.垂直遷移 C.順向遷移 D.逆向遷移
8.一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數學成績很好,這是因為任課教師講得很生動,使枯燥的數學變成了一串串美麗的音符,使這個學生產生了學習數學的興趣。這種學習動機屬于( )。
A.近景的直接動機 B.遠景的間接動機
C.遠景的直接動機 D.近景的間接動機
9.小明駕車行駛中突然發現前方路面塌陷,連忙急剎車,終于在塌陷前停下來,身上驚出了一身冷汗,這是受( )的影響所致。
A.激情 B.心境 C.興趣 D.應激
10.中學生王勇近期心里很煩惱,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舞蹈家,但覺得自己資質平平,潛力不大,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論,當前他的主要發展任務是( )。
A.獲得勤奮感 B.克服內疚感 C.避免孤獨感 D.建立同一性
【參考答案】
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改造主義教育思想。
選項A,要素主義作為進步教育對立面出現。強調:①人類文化的共同要素即“新三藝”(數學、自然科學和外語)是學校教育的核心;②強調學生在學習上必須努力和專心。③強調教師在教育和教學中的核心地位。④強調按邏輯系統編寫教材和進行教學。
選項B,改造主義的教育理論,大致可以分為五個主要方面:①教育應該以“改造社會”為目標;②“社會一致”的精神是教育要重視和培養的;③強調行為科學對整個教育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高度評價行為科學的重要性,甚至認為在行為科學中出現了革命,它應該成為改造教育的重要基礎;④社會問題應該是教學的中心;⑤教師應進行民主的、勸說的教育,反對填鴨式的教育和學習。
選項C,永恒主義作為進步教育對立面出現。認為:①教育的性質永恒不變,強調人的本質和人性永恒不變。②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們人類天性中共同的要素,最好是閱讀經典名著。③古典學科應該在學校課程中占中心地位。④強調教師教學的重要性。
選項D,存在主義認為:①教育的本質和目的是使學生實現“自我生成”;②強調品格教育的重要性;③提倡學生自由選擇的道德標準;④主張個別教育的方法;⑤師生之間建立信任關系。
綜上所述,題干屬于改造主義的教育思想,故本題選B。
2.【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育方法。
選項A,榜樣示范法是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優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
選項B,實際鍛煉法指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方法。
選項C,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指教師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優美的環境感染和熏陶學生的方法。
選項D,品德評價法(獎懲法)指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展。
題干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強調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體現了榜樣示范法,故本題選A。
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朱子讀書法。原句出自宋代理學家朱熹的《讀書之要》。“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這是南宋學者朱熹的讀書之法。意思是凡是讀書必須先要熟讀,讓里面的話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進一步就仔細地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題干意思反應的是朱子讀書法中的熟讀精細。因此,本題選B。
4.【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形式教育與實質教育。
選項A,傳統教育的代表人是赫爾巴特,強調教師的權威作用,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傳統教育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的特點。
選項B,皮亞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他在20世紀60年代初創立了“發生認識論”,形成了其獨具特色的認知發展觀,并對教育產生了巨大的積極影響。
選項C,形式教育形成于17世紀,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國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被譽為“形式教育之父”)。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學為基礎,該理論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通過開設希臘文、拉丁文、邏輯、文法和數學等學科發展學生的智力,至于學科內容的實用意義則是無關緊要的。
選項D,實質教育是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出現的,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和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是其主要代表。實質教育論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傳授給學生對生活有用的知識,至于學生的智力則無須進行特別的培養和訓練,實質教育以聯想主義心理學為基礎,并形成了三大主張。第一,教育的任務在于提示適當的觀念來建設心靈。第二,教育應以知識傳授為目的。第三,必須重視課程和教材的組織。
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發展智力,而不注重學科內容的實用意義的理論是形式教育論,故本題答案選擇C。
5.【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學測驗。
選項A,信度是表明評價工具質量的又一重要指標,主要指測驗結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
選項B,效度是指一個測驗或測量工具能真實地測量出所要測量的事物的程度。一次測驗是否有效,主要看其是否能準確地測量所要測量的東西,是測驗的最重要質量指標。一個測驗若效度差,則無法發揮其真正的測量功能。因此,在編制教學測驗時應首先考慮其效度要求。
選項C,難度指測驗的難易程度。在教學測量中,通常用答對或通過測驗的人數比例作為難度值。
選項D,區分度有時也稱鑒別力,主要指測驗對于不同水平的被試加以區分的能力。
題干中,想測量小學六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卻誤拿了一套小學四年級的數學試卷給學生測驗,不能真實地測量出所要測量的事物,故該測驗的效度不高。故本題答案選擇B。
6.【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西效應。
選項AB,教師通過行為表達出來的對學生的期望,也是影響學生的一種教學行為,這種影響稱為教師期望效應,也稱羅森塔爾效應或皮格馬利翁效應。羅森塔爾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師的期望或明或暗地傳送給學生,會使學生按照教師所期望的方向來塑造自己的行為。
選項C,人們在進行一項有趣的活動(內感報酬)時,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外加報酬),反而會減少參與者對這項活動的興趣。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德西效應”。
選項D,蔡格尼克的實驗結果驗證了這些假設。與已完成任務的回憶相比,被試更容易回憶起那些沒有完成的任務。后來人們稱這一現象為蔡格尼克效應。
綜上所述,題干體現的是德西效應,故本題選C。
7.【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遷移的分類。
選項A,水平遷移是處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就是指在難度、復雜程度和概括層次上處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學習內容與后繼學習內容、學習活動之間產生的影響。也叫橫向遷移。
選項B,垂直遷移,也叫縱向遷移,指處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就是指先行學習內容與后續學習內容是不同水平的學習活動之間產生的影響。垂直遷移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遷移,即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驗影響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驗的學習;一是自上而下的遷移,即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驗影響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驗的學習。
選項C,先前學習對后繼學習的影響稱為順向遷移。
選項D,后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稱為逆向遷移。
題干中,對“植物、動物”等具體概念的理解影響著對“生物”這一概念的掌握,屬于自下而上的遷移;“角”這個概念的掌握對“直角、銳角”屬于自上而下的遷移,二者都是垂直遷移。故本題答案選擇B。
8.【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動機的分類。根據學習動機的作用與學習活動的關系,學習動機分為近景的直接性動機和遠景的間接性動機。其中,近景的直接性動機與學習活動直接相連,來源于對學習內容和學習結果的興趣。題干中,老師講課生動激發了學習的愿望,這屬于與學習活動直接相連,因此屬于近景的直接性動機。因此A選項正確。
選項A,近景的直接性動機與學習活動直接相連,來源于對學習內容和學習結果的興趣。
選項B,遠景的間接性動機與學習的社會意義和個人前途相連,是社會要求在學習上的反映結果。
選項C、D為干擾選項。故本題答案選擇A。
9.【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情緒的狀態。情緒的狀態包括心境、激情和應激。
選項A,激情是一種爆發強烈而持續時間短暫的情緒狀態,多帶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較明顯的外部行為。強烈的、短暫的、爆發式的。
選項B,心境是一種微弱、平靜和持久的情緒狀態,也叫心情。沒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對象,而是使人們的整個生活都染上某種情緒色彩。
選項C,興趣是人們對事物的一種認識傾向,伴隨著積極的情緒體驗,特別是對個體的認知活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選項D,應激是出乎意料的緊迫情況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
題干中,急剎車屬于應激,故本題答案選擇D。
10.【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埃里克森認為人格的發展貫穿于個體的一生,整個發展過程可以劃分為八個階段。
選項A,學齡期(6、7~12歲)人格發展的任務是培養勤奮感,克服自卑感。
選項B,學前期(3~6、7歲)人格發展的任務是培養主動感,克服內疚感。
選項C,成年早期(18~30歲)人格發展的任務是發展親密感,避免孤獨感。
選項D,青年期(12~18歲)人格發展的任務是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
題干中,中學生王勇屬于角色混亂的表現,故本題答案選擇D。
以上就是廣東教師招聘筆試真題:《教育理論綜合》練習題的全部內容,考生若想了解更多廣東教師招聘真題的相關資訊,如廣東教師招聘筆試真、面試真題、模擬試題、歷年考題等,敬請關注廣東教資報名(http://www.series60v3.com/)。
點擊繼續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