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教師招聘筆試真題(2)
- 時間:
- 2022-11-30 17:52:52
- 作者:
- 戈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廣東教師資格證報名





1.關于教育,下列觀點表述錯誤的是( C )。
A.蘇格拉底認為,教育使人得到改進
B.楊賢江提出,教育是幫助人營社會生活的一種手段
C.孔子認為,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D.斯賓塞提出,教育為完滿生活做準備
2. 關于教育起源的觀點,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B )。
A.神話起源論是一種唯心的觀點
B.生活起源論夸大了模仿在教育中的作用
C.生物起源論沒有把握人類教育的目的性和社會性
D.勞動起源論提供了理解教育起源的一把金鑰匙
3.關于古代教育家及其思想,下列觀點表述錯誤的是( D )。
A.孔子在中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創(chuàng)辦了大規(guī)模的私學
B.孟子認為,人先天就是有仁、義、禮、智四個善端
C.老子主張無為而教,倡導自然教育思想
D.盧梭提出了周全的教育
4. 關于教育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下列觀點表述正確的是( C )。
A.教育體系結構的比例失衡,主要由政治制度的變化引起
B.學生的受教育權由其家庭經(jīng)濟實力決定
C.人口質量的提高會對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D.社會文化類型不同,但教育目標是一樣的
5.環(huán)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B )
A.洛克
B.董仲舒
C.華生
D.荀子
6.關于教育目的,下列觀點表述錯誤的是( D )。
A.教育目的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的價值觀
B.教育目的可以控制師生的一切活動
C.個人本位論主張,教育目的在于發(fā)展人的理性和個性
D.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內容不同,但面向的教育對象是相同的
7.《教育法》對受教育者的義務規(guī)定中,不包括( B )。
A.努力學習,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
B.尊敬師長,孝敬父母
C.遵守法律、法規(guī)
D.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8.關于教師,下列觀點表述錯誤的是( B )。
A.我國最早的師范教育產(chǎn)生于清末
B.教師與公務員同屬于專業(yè)技術人員
C.教師職業(yè)最大的特點就是職業(yè)角色的多樣化
D.教育情景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師勞動具有創(chuàng)造性
9.現(xiàn)代學制的發(fā)展特征,不包括( D )。
A.重視學前教育
B.初等教育入學年齡提前
C.普通教育職業(yè)化
D.重點改革高等教育
10.關于義務教育,下列觀點表述錯誤的是( B )。
A.義務教育對象不分種族和貧富貴賤
B.義務教育中的“義務”不包括社會的義務
C.1956年,我國正式文件中首次明確提出實施義務教育,其年限為五年
D.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11.兒童中心的代表人物是( B )。
A.施瓦布
B.杜威
C.赫伯特
D.朱熹
12.關于新課程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觀點是( C )。
A.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
B.高中課程以分科課程為主
C.勞動與技術教育作為選修課程
D.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
13.“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是當前部分中小學“佛系”老師的職業(yè)理念。依據(jù)費斯勒事業(yè)生涯循環(huán)論的觀點,他們應處于( C )階段。
A.實驗和歧變
B.生涯挫折
C.穩(wěn)定和停滯
D.生涯低落
14.老師利用課堂提問等形式來決定自己是否需要改進教學方法。這種評價屬于( A )。
A.形成性評價
B.他人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描述性評價
15.組織學生觀看電視劇《覺醒年代》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精神,這種德育方法屬于( C )。
A.說服法
B.榜樣法
C.陶冶法
D.自我修養(yǎng)法
16.學員上午背熟的公式下午想不起來,這種現(xiàn)象可以用( A )理論來解釋。
A.干擾說
B.壓抑說
C.提取失敗說
D.同化說
17.馮忠良教授認為“語言的使用逐步遞減”,這屬于智慧技能的( D )階段。
A.操作熟練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內化
18.以下不屬于“精加工策略”的是( B )。
A.做筆記
B.利用表格
C.提問
D.生成性學習
19.摒棄以往的習慣思維方法,開創(chuàng)不同方向的能力,這體現(xiàn)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 C )。
A.流暢性
B.變通性
C.獨創(chuàng)性
D.靈感性
20.自我實現(xiàn)作為一種最高級的需要,不包括( D )。
A.認知需要
B.審美需要
C.創(chuàng)造需要
D.尊重需要
21.關于測驗難度與區(qū)分度的關系,以下表述錯誤的是( A )。
A.難度與區(qū)分度的取值范圍都在-1—1之間
B.難度在0.3-0.7,區(qū)分效果較好
C.難度中等,區(qū)分效果最佳
D.難度和區(qū)分度都是測驗分析的基本技術
22.影響個體的行為舉止,集中體現(xiàn)一個人心理活動的獨特性的是( B )。
A.個體傾向性
B.個性心理特征
C.自我
D.心理狀態(tài)
23.關于感知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知道這是一個蘋果是感覺的結果
B.知覺來自感覺但高于感覺
C.知覺一般不需要過去經(jīng)驗的作用
D.知覺是幾種不同感覺的相加
24.以下關于情緒情感的論述,不正確的是( D )。
A.情緒情感都是一種主觀體驗
B.凡是能滿足人需要、愿望、觀點的客觀事物,就會使人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
C.情緒主要是與生理需要聯(lián)系,情感主要與社會需要聯(lián)系
D.激情是一種激烈而短暫的情感狀態(tài)
25.關于氣質,下列說法表達錯誤的是( A )。
A.氣質決定一個人的社會成就和發(fā)展方向
B.氣質由高級神經(jīng)活動類型決定
C.具有活潑好動、行為外向、適應能力強等特征的人屬于多血質
D.氣質沒有好壞之分
26.桑代克提出的學習規(guī)律包括( A )。
A.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B.效果律、練習律、動機律
C.準備律、練習律、動機律
D.效果律、準備律、動機律
27.結構教學觀主要是依據(jù)( B )提出的。
A.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B.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C.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D.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28.關于支架式教學模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 )。
A.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教學模式
B.包括預熱、探索、獨立探索三個環(huán)節(jié)
C.來源于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D.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包含了情境創(chuàng)設與協(xié)作學習
29.人民教師要為黨育人、為國育人,這集中體現(xiàn)了教師職業(yè)道德的( C )原則。
A.教育人道主義
B.教書育人
C.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
D.教育民主
30.老師教學生學習“蒸發(fā)”的知識時,特意在教室里放了一杯水,并要求誰也不能接近,過了一段時間,學生發(fā)現(xiàn)水明顯少了,都感到疑惑。這種疑惑是一種( C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認識
二、多選題(共20分,20小題,每小題1分)
31.關于長善救失德育原則的觀念,以下表述正確的是( AB )。
A.“善”是指學生的閃光點
B.要求“一分為二”的看待學生
C.要求對學生進行正面賞識
D.要求對學生進行因勢利導
32.德育四要素規(guī)律對于德育實施要求,主要包括( ABC )。
A.注重全面性
B.注重多端性
C.注重針對性
D.注重區(qū)域性
33.當前中小學思政課的特點包括( ABC )。
A.綜合性
B.生活性
C.活動性
D.差別性
34.解決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的主要策略包括( ABD )。
A.滿足學生發(fā)展為目的
B.確定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
C.對違紀學生采用輕微的經(jīng)濟處罰
D.實行班干部輪換制
35.班主任工作內容主要包括( ABCD )。
A.聯(lián)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群體關系
B.加強先進生的挫折教育
C.實事求是地寫好操行評定
D.運用家庭的教育力量
36.關于貫徹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原則的要求,以下表述正確的有( ACD )。
A.對于中學高年級可以結合教材中基本知識介紹一些有爭議的觀點和學說
B.對所有學科的思想性要求一律按政治課的要求來實施
C.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和工作方法,包含思想,品德等教育內容
D.中小學教學涉及的內容均直接或間接地蘊涵著思想性
37.課程目標設置中必須處理各種關系,注意以下基本要求( ABD )。
A.系統(tǒng)化
B.具體化
C.時代化
D.層次化
38.2021年3月,教育部頒布實施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中規(guī)定中小學有以下情形之一,教師可以實施懲戒( ABCD )。
A.不服從教育管理
B.擾亂課堂秩序
C.飲酒
D.罵同學
39.關于皮亞杰的道德發(fā)展階段理論,表達正確的觀點是( BD )。
A.喜歡找老師告狀是自我中心階段的表現(xiàn)
B.在可逆性階段,兒童不再把規(guī)則看成是一成不變的
C.“好孩子”取向階段屬于習俗水平
D.從他律到自律是道德發(fā)展的兩個水平
40.為了促進遷移的教學,要精選教材,以下對精選教材正確描述的是( AB )。
A.應選擇那些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科學成果作為教材的基本內容
B.教材內容需要包括基本的、典型的事實材料
C.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D.使學生學會學習,提高遷移的意識性
41.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包括心理活動的( ABC )。
A.強度
B.速度
C.穩(wěn)定性
D.階段性
42.以下關于教師自編測驗的描述,錯誤的是( CD )。
A.測驗內容與教材內容高度一致
B.需要編制雙向細目表
C.教師自編測驗屬于標準化測驗
D.編制測試的創(chuàng)新性主要體現(xiàn)為題型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豐富性
43.關于羅杰斯學習理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B )。
A.有意義學習和無意義學習是學生學習的兩種方式
B.促進學生學習的關鍵在于營造特定的心理氣氛
C.教師尊重學生的情感和意見即是無條件積極關注
D.有意義學習強調的是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44.關于強化,下列正確的是( ABD )。
A.學生準時交作業(yè)獲得教師的表揚屬于正強化
B.負強化的本質是為了增強某個行為的發(fā)生頻率
C.消退是一種強化的過程
D.懲罰只有在符合負強化的意義時,才會產(chǎn)生最大的教育價值
45.按照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從學生的實踐發(fā)展水平向潛在發(fā)展水平通過的途徑包括( BCD )。
A.對學生進行沒有難度的教學
B.調動學生積極性
C.教師的幫助
D.學生的合作學習
46.關于《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的解讀,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BC )。
A.提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B.強化對網(wǎng)絡游戲、微視頻等價值引領與管控
C.要求學校堅持學生值日制度
D.要求學生至少掌握3-4項運動技能
47.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解讀,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BD )。
A.是根據(jù)憲法制定的一部教育單行法律
B.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
C.可以根據(jù)情況,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
D.選用未經(jīng)審定的教科書的,依法給予處分
48.關于《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解讀,下列正確的觀點有( ABD )。
A.學生多次曠課和逃學,屬于不良行為
B.毆打、辱罵、恐嚇屬于嚴重不良行為
C.送入專門學校接受專門教育是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管教措施
D.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執(zhí)行刑罰的未成年人應當與成年人分別關押
49.家長明確反對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參加勞動,班主任趙老師為了避免糾紛口頭答應了,但依然通過適當方式讓學生參加勞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C )。
A.趙老師的行為體現(xiàn)了教師良心
B.趙老師沒有秉持公平誠信
C.趙老師的行為符合關心愛護學生
D.趙老師的行為有違社會公德
50.公辦教師老師因為醉酒駕駛發(fā)生交通事故,被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下列表述正確的觀點有( BC )。
A.老師可以保留教師資格,刑滿釋放后可以到民辦學校執(zhí)教
B.老師喪失教師資格,刑滿釋放后不能從事教師職業(yè)
C.老師教師資格被撤銷,刑滿釋放后不可重新獲得教師資格
D.老師教師資格被撤銷,獲得教師資格后仍能繼續(xù)執(zhí)教
三、辨析題(共20分,5小題,每小題4分)
1.參加各種在職培訓是教師個體專業(yè)化發(fā)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徑。
答:錯誤。
2.意志能夠戰(zhàn)勝疾病,說明人的發(fā)展具有互補性。
答:正確。
3.教材就是教科書,相關部門必須要重視教材質量的審定工作。
答:錯誤。
4.教師職業(yè)道德的義務等同于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應該履行的義務。
答:錯誤。
5.埃里克森認為,中學生的主要發(fā)展任務是培養(yǎng)勤奮感。
答:錯誤。
四、論述題(12分)
請依據(jù)知識與能力相結合規(guī)律,闡述學科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
答:知識的掌握是發(fā)展能力的基礎,能力的提髙有利于知識的掌握。教學過程中傳授知識與提高能力之間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要使知識的掌握真正促進能力的發(fā)展,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1)從傳授知識的內容看,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應是規(guī)律性的知識。
(2)從教學活動的結構看,應重視學生的活動和參與,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
(3)從傳授知識的方法看,應釆用啟發(fā)式教學。
(4)第四,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
在學校情境中,大部分問題解決是通過解決各個學科中的具體問題來體現(xiàn)的,這也意味著結合具體的學科教學來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具體可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1)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數(shù)量與質量
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牢固地記憶知識;其次,教師要提供多種變式,促進知識的概括;最后,教師要重視知識間的聯(lián)系,建立網(wǎng)絡化結構。(結合實際舉例)
(2)教授與訓練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
首先,教師要結合具體學科,教授思維方法;其次,教師要外化思路,進行顯性教學。(結合實際舉例)
(3)提供多種練習、活學活用的機會
首先,教師應避免低水平的、簡單的提問或重復的機械練習,防止學生埋沒于題海之中;其次,教師應考慮練習的質量,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來精選、設計例題與習題,充分考慮練什么、什么時候練、練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方式練、如何檢驗練的效果等。(結合實際舉例)
(4)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習慣
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角度提出假設;最后,教師要鼓勵自我評價與反思。(結合實際舉例)
綜上所述,教師要結合具體學科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五、案例分析題(共18分)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提出:“全面壓減作業(yè)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yè)負擔;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等要求”。全國各地區(qū)各部門迅速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雙減”相關要求。在各地實施“雙減”過程中,部分老師也發(fā)表了各自不同的意見。
二年級老師希望所教班級學生全部參加課后有償服務活動,這樣做能夠確保自己的教學任務的完成,也能夠增加點收入。二年級剛入職的王老師則不希望組織課后服務活動,認為會加重自己的員擔。四年級張老師認為,“雙減”后的課外輔導活動可以給學生布置練習作業(yè)、把沒有講完的內容繼續(xù)講完、為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增加學習任務等。
部分家長認為:學校組織課后服務活動屬于教師份內事情。不應該額外收費;課后服務期間,老師應該認真從事上課、輔導與答疑等活動,老師應該少布置家庭作業(yè),尤其少布置些機械性和懲罰性作業(yè);家長工作繁忙,沒有時間與精力去輔導孩子的課外作業(yè)。
“雙減”后,針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教師與家長也有不同看法。有的老師認為,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強是部分家長過于注重物質獎懲,所采取的溺愛教育方式導致的;有的家長則認為是由于部分老師缺乏教育藝術、缺乏正確的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與手段導致的,由于各自出發(fā)點不同,老師們經(jīng)常會與部分家長發(fā)生矛盾,相互之間的人際關系也比較緊張。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影響了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影響了教師與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因此,如何堅持統(tǒng)籌推進,全面落實國家關于減輕學生過重學業(yè)負擔有關規(guī)定,以確保“雙減”工作平穩(wěn)有序,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相關部門當前亟需解決的實際問題。
【問題】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1.請運用教師職業(yè)行為相關知識,闡述教師應該如何處理好與學生家長的人際關系?(5分)
2.請運用教育學相關知識,闡述“雙減”背景下作業(yè)布置的目的以及作業(yè)布置與批改的基本要求(7分)
3.請運用教育心理學相關知識,闡述老師如何才能夠較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6分)
答:
1.可從以下五方面處理好與學生家長的關系:
(1)主動加強聯(lián)系,謀求共同立場
(2)征求意見和建議,謀求支持配合
(3)尊重而不遷就,待人公正平等
(4)教育學生尊重家長,提高父母威信
(5)幫助家長轉變觀念,提高教育方法和藝術
2.作業(yè)布置的目的是:無論是課內作業(yè)還是課外作業(yè),都是為了使學生消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熟練掌握技能和技巧,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和技能以及獨立工作的能力。
基本要求有:
(1)作業(yè)難度要符合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
(2)要合理控制作業(yè)的分量。
(3)要提高作業(yè)的設計質量。
(4)要認真批改作業(yè),及時做好反饋,加強面批講解。
3.可從以下四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
(2)根據(jù)作業(yè)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xù)努力
以上是關于廣東教師招聘筆試真題(2)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廣東教師招聘信息如更多考試報名,資格審查、廣東教師招聘考試內容,廣東國編教師招聘等相關資訊,敬請關注廣東教師資格網(wǎng)www.series60v3.com.
點擊繼續(xù)閱讀>>
掃碼登錄
掃碼關注“廣東教師考試信息”微信公眾號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